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32頁,表哥萬福,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若他科考失利了,或者沒有達到旁人對過大的期許,這將對他的名聲,對鎮國侯府的名聲,造成極大的打擊。

甚至以後宋明昭入了朝堂,也會受到影響。

精通策題的一些門道,把握自然也會更大。

湖山先生於策題就十分精通,他名聲不在閒雲先生之下,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宋明昭想與湖山先生請教策題,也是理所當然。

至於宋明昭對她什麼心思,虞幼窈沒想過,也不會去想。

身為男人,周令懷是心知肚明,也不可能告訴虞幼窈。

有了那場噩夢,虞幼窈絕對不會自戀地以為,宋明昭會對她有什麼想法,她對宋明昭雖說不上厭惡,卻也是敬而遠之。

虞幼窈都這樣想了,虞老夫人的想法,與她也是相差不離了。

低頭喝茶的周令懷,卻目光頓時一冷:「會試最後一試就是考策論,宋世子既然能在千萬學子之中脫穎而出,取了會元之名,名滿天下,想來策題文章,也是精妙無比,若說不精通,委實太過謙了。」

驚才絕艷的宋明昭,臨考之前還需要上虞府學習策題文章?!

說什麼不精通策題,簡直是鬼話連篇。

分明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看似閒淡的口吻,宋明昭卻也聽出了幾分諷意,他淡淡道:「學海無涯,永無止境,我慕湖山先生大德已久,若能與湖山先生學習,這也是難得的機會。」

湖山先生是與閒雲先生齊名的當世大儒,還曾參與了《律疏》編撰,他想藉機和湖山先生討教學習,也是理所當然。

這話到了誰跟前,也挑不出錯處。

宋虞兩家是世交,關係也處得近,兩家利益息息相關,他提出如此請求,虞府也沒有道理會拒絕。

周令懷唇邊泛起似若有無地冷笑:「原來如此。」

很好——

宋明昭是吧——

想光明正大的出入虞府,藉機接近虞幼窈,也好來個近水樓臺先得月?

問過他了嗎?

若不是宋虞兩家是世交,利益息息相關,不好動,就憑這兩年,宋明昭三不五時,就往虞府跑,他就能搞死他無數回。

如今還真是一把算盤,打得啪啪響了!

宋明昭面色如常:「我也時常聽閒雲先生提及,周公子是世間少有的天人之才,學識這淵廣,不在他之下,貴府的大公子,對周公子這個表哥,更是推崇倍至,我心嚮往之,也想與周公子討教一二,還請周公子,不吝賜教。」

他這話說得十分謙遜,表明了之所以,想來虞府學習,一是虞府有良師,二是虞府也有益友,這是天下讀書之人,都夢寐以求的事了。

僅一句話,就將周令懷後面的話,堵得死死地,讓他不光沒有反對的理由,更沒有不滿的藉口了。

周令懷薄唇輕掀:「周某區區殘病之軀,當不得宋世子這般讚賞,賜教稱不上,互相切磋學問,倒也無礙。」

呵,想要向他討教?

那也要宋明昭來得了虞府才行。

宋明昭拱手:「周公子過謙了。」

這兩年來,他時常出入虞府,有一部分原因,也是為了探明,周令懷其人的虛實,兩年接觸下來,他對周令懷所知甚少,還真應了老子那一句:「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明知此人深而不可識,無法以言行而揣度,也只能強行去揣磨一二。

他對周令懷最深的印象就是,此人與虞幼窈感情極深,關係十分親近,雖然有外人在場,他們彼此禮數也都十分周全,可偶爾看向彼此的眼神,也都透了一種,旁人無法插足的默契,也因此,他對周令懷這人,十分戒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表哥萬福

猶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