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59頁,表哥萬福,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虞老夫人看重江姨娘,也是瞧中了她的大方勁,雖然不如謝氏大氣,亮堂,卻也是個爽利的人。
虞兼葭抿了唇,羞澀一笑:「也是託了祖母的福,這身子才能養好。」
這話也是沒錯,若不是母親還呆在靜心居里,她只怕也要像虞善思那樣,叫老夫人收了心,一門心思認為老夫人對她是真好。
江姨娘道:「我派人去衙門給老爺送了信,讓老爺今兒早些下衙,晚上家裡置一桌菜,一家人熱熱鬧鬧地,也算是慶祝三姐兒養好了身子的歸家小宴。」
虞兼葭還沒表示什麼,虞老夫人就笑了:「那敢情好啊!」
家裡這樣重視她,換作任何人都要覺得高興。
可虞兼葭卻並不覺得,她瞧了一眼,老夫人一臉滿意的神情,就知道江姨娘這話,既表達了自己賢惠大度的一面,又向她賣了好,還真是一箭雙鵰。
第581章 下不來臺
但是,她也不能不承了這份好,虞兼葭輕笑道:「有勞江姨娘操持了。」
江姨娘笑容一深,話鋒一轉:「三姐兒的嫏還院,每日都有下人在打掃,只是這主子不在,到底還有些疏漏之處,我方才又命人過去打理了遍,你……」
說到此處,虞兼葭眉頭一皺,就道:「嫏還院裡的一切,皆是從前母親為我添置,如今母親病重,一直在靜心居里休養,我身子骨不好,也不能時常陪伴母親身側,為母親侍疾,便也只能睹物思情,煩請江姨娘以後便不要再插手女嫏還院裡的事,院子裡的一應事宜,我會自行安排人打理。」
安壽堂裡靜了靜。
虞老夫人垂眼捻了佛珠,沒有說話。
「是、是我多事了。」江姨娘面色尷尬,家裡是她在管家,她原也是一片好意,誰知被三小姐當面,駁了臉面,自是下不來臺。
楊氏雖然病重,一直呆在靜心居里養著,也不出來見人。
可到底佔著正妻的名份,她這個妾室自然要敬著。
三小姐是府里正經主子,就算是正經納上門來的妾,也只能算是半個主子,老夫人自然不會為了一個妾,駁了孫女兒的面子。
她一早就知道,虞府這位三小姐,瞧著柔柔弱弱地,待人也知禮,卻不如,虞大小姐待人接物,讓人覺得舒坦。
虞兼葭點頭。
虞老夫人這才開了腔:「這一路車馬勞頓,你也是辛苦,便早些回去休養,可不行累壞了身子。」
虞兼葭見了江姨娘就倒胃口,也不想多呆,順勢站起來,向虞老夫人行禮之後,就離開了安壽堂。
虞老夫人見江姨娘面色尷尬,溫聲道:「下去準備家宴吧!」
江姨娘鬆了一口氣,連忙應是。
頭一年,大畝地種植番薯,虞幼窈有些不放心。
第二天,天還沒亮,早早用了早膳,就帶了許嬤嬤、長安,及幾個丫鬟婆子,還有八個護院,就去了離京裡最近的胭脂莊。
之所以叫胭脂莊,是因為莊子上,約有七十多畝地,產御田胭脂米。
胭脂米產於河北豐南縣。
前朝有一位皇帝策馬至河北一帶,見萬傾良畝裡,有一片稻株穗紅有芒,與旁的不同,遂掐下幾粒,搓去薄如蟬翼的稻殼,澤如胭脂的稻米,發出沁人清香。
熟後的米飯,細膩油亮,且色澤紅潤,溢香四座,且口感彈軟滑嫩,餘味無窮。
遂將此米帶回宮中,封為「御用稻米」。
並賞賜給妃子以及眾愛卿們共享。
一位因不適應北方氣候而整日面色懨懨的妃子,食用數日後,變得臉色紅潤,顧盼生姿,素顏朝天亦如胭脂著面。
皇上見狀,御筆欽此:「胭脂米。」
自此,胭脂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