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09頁,表哥萬福,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僅一天就抓了數千人,殺了上千人。

殺完了人,東寧王還要治氏族管束不嚴,縱其行兇,包庇罪行的罪名。

東寧王和氏族矛盾步步激化。

去年秋天,東寧王帶了五百精兵,闖入了濟南冷府,搜羅了冷府祖宗法典、經史等各種家族典籍,一把火燒了乾淨。

此一舉動,徹底惹惱了氏族。

但氏族殘餘勢力,經過東寧王這兩年的整治與消耗,更是雪上加霜,怎麼可能是東寧王,並山東各府大小官員們的對手?

東寧王借著氏族「氏族目無法紀,欺君罔上,有亂綱常」這一句話,大肆燒毀氏族世世代代傳承的法典,經史等典籍。

氏族終於老實了。

但東寧王的舉止,卻遭到了反噬。

不少文人學子,聯名上奏朝廷,直指:「高祖大義,追復舊朝典籍,功在千秋,惠之於後人,東寧王毀先代典籍,乃不德不賢之舉,此風不可漲,朝廷理應問罪。」

皇上難擋天下悠悠之眾口,不輕不重地罰了東寧王三年俸祿。

皇上滿意了,下旨讓東寧王繼續助各府,整頓山東。

除此之外,大周朝這兩年的年景也越發不好了。

兩年前,整個冬天都沒見著幾天太陽,雪是從臘八下到了初八,春節過後沒多久,又來了一波寒流。

一連半個月的雨雪,倒春寒一持續到了清明節。

南方的早稻爛秧,北方的花生、棉花出現了死苗,生長緩慢的情況。

「十年九春旱」到了去年,又出現了春旱。

「春雨貴如油」到了三月,土壤解凍,冬麥苗返青,卻一直不降雨,許多麥苗都旱死了,不到往年一半的收成。

百姓們預感了年景不好,開始屯糧了。

米價開始上漲。

就算戶部給米商們下了通告,要求嚴控米價,可米價依然呈上漲趨勢,這才情況已經持續了整整一年多。

虞幼窈不禁感慨:「國之將亂,亂始於天,先亂於民。」

大周朝積弊猶深,早些年風調雨順,百姓們日子能過得去,還能維持太平景象,可如今天災人禍頻發,卻是冰凍三尺,沉渣泛起。

虞幼窈不想看到這一景象,卻也無能為力。

她只能竭盡所能,辦好窈心堂,救助更多的孩童和婦孺,也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甘薯的培育上,因甘薯是外邦的東西,現在甘薯改名叫番薯了。

虞幼窈輕嘆了一聲,也不想這些糟心事了。

這時,夏桃領著嶽嬤嬤進來了。

虞幼窈面上一喜,連忙道:「嬤嬤快過來坐。」

嶽嬤嬤瞧了已經年滿十二,再過一兩個月,就該十三歲的小姐,身段兒抽長了,瞧著亭亭玉立,長短修齊,纖穠合度,臉也長開了許多,也是含苞待放,芳菲俏露的模樣。

便又想到了,當年大夫人的臨終託付,不由濕了眼眶:「這一轉眼,小姐就已經長大了,大夫人若是還活著……」

說到這兒,她自知失言了,就沒往下去,心裡頭卻止不住一陣心酸。

虞幼窈連忙遞了帕子過去:「我娘便是泉下有知,也是高興的。」

嶽嬤嬤接過了小姐遞來的帕子,抹了淚,一臉欣慰:「小姐說得是,只要小姐過得好,夫人比什麼都開心。」

大約是有其母,必有其女。

大小姐性子雖與大夫人不同,可為人處事也都精明大方,是個大氣又周全的人,眼界和心胸也不窄,事事都能妥當了來,處處都顯露出了德行。

這個精明,並非精於算計的意思。

知世故,而不世故,精於人情,而不耽於算計,明於心性,卻不隨波逐流,待人接物都胸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表哥萬福

猶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