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12頁,表哥萬福,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虞幼窈跪到祖母靈前,拜了三拜,這才起身燃了三支香,插爐。
因為族裡的人還沒來,虞宗正和虞宗慎守了夜,白日裡都去忙自己的事了,姚氏面無表情地守在靈堂裡。
虞善言帶著家裡的弟妹,圍在靈堂前的火盆燒紙錢,小聲地哭。
虞幼窈輕抿了唇兒:「二嬸娘忙活了一晚,先去就近的院子裡歇會,族裡來人了,我派人過去知會你。」
姚氏點了點頭,起身就走了。
虞幼窈表情一淡,姚氏對祖母心生了怨恨,便連祖母的喪事都敷衍了,對她更是沒得半點好臉色,想來也遷怒到了她身上。
姚氏的心思,她不作評判。
總歸以後橋歸橋,路歸路。
眼下盡力將祖母的喪事辦好,才是最重要的。
一直到了午時,夏桃才過來稟報:「族裡來人了,先派了小廝過來稟報,過一會兒就該進府了。」
虞幼窈連忙安排人,將該知會的,都知會一遍,以免失了禮數。
又過了小半個時辰,就有丫鬟過來稟報:「族裡的長輩過來了。」
虞善言和虞幼窈帶著家裡的弟妹,連忙到了門口,男女一左一右,各站一邊,連忙給長輩們見禮。
宗長扶著老族公,虞宗正扶著五叔公,大太太扶著二老太太,姚氏扶著五老太太,後面跟了幾個「宗」輩的男丁,和幾個媳婦子。
一行十幾個人浩浩蕩蕩地進了靈堂裡,次第拜了靈,進了香。
二老太太當場就濕了眼睛:「趁著沒封棺,快讓我再瞧一瞧老妯娌,」一句話沒說完,她已經哽了嗓子,哭了起來:「以後就見不著了。」
五老太太和虞老夫人一脈,平常關係就親近,更一邊拍著腿,就扯了嗓子嚎:「我的老妯娌喲,你咋說走就走喲,連最後一面也不讓我們見,你這個倔頭驢,什麼事都自己咬了牙強撐著,……」
幾個「宗輩」的長輩過來開棺。
兩個老太太趴到壽棺上,瞧著棺裡頭的虞老夫人,哭得收不住眼淚了。
過來幫襯著處理喪事的媳婦子,也都是和虞府親近的人家,也都過去瞧了老夫人。
靈堂裡就哭聲一片。
兩位叔公面露哀慼,將宗輩的叫過來商量哀事。
老叔公看向了虞宗正:「丁憂的事,商量好了沒有?」
大周朝有明文規定,父母喪,若匿而不報,一經查出,將受到懲處。
虞宗正一臉羞愧:「理應由我為母親丁憂服孝,但二弟今兒天一亮,就往宮裡遞了丁憂摺子。」
說得好像是,兄弟兩個都爭搶了要為母親丁憂,結果讓虞宗慎搶先了一步似的,說得自己多孝順似的。
虞宗慎低著頭,沒說話。
老叔公在兩兄弟之間來回瞧了一眼,蹙了一下眉,這才道:「你們母親是孀婦,為你們父親守節了大半輩子,是受了苦楚,吃了辛酸,才將你們兩兄弟倆撫養長大,她的喪事,你們兩兄弟要多上心一些。」
也不知道兄弟倆到底是怎麼商量的?
怎麼就讓老二丁憂了?
老二這才接任首輔不久,朝野上下也是內憂外患,理該安頓內閣,輔佐社稷。
反觀老大,看似權傾朝野,底子卻是虛得,若能借了丁憂沉澱三年,有了替母丁憂的孝名,將來在官途上穩紮穩打,還能更進一步。
丁憂對老二,是百害而無一益,對老大來說,就是唯一更進一步的大好機會。
老大在吏部並無太多建樹,反而都察院御史做得風聲水起。
老大在都察院熬了十年,資歷是有的,所以皇上才讓他兼了十三道監察御史,之前賑災,也立了大功。
都察院設左、右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