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1頁,表哥萬福,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想到噩夢裡,大窈窈百口莫辯,眾叛親離,虞幼窈心中倏然升起了一股怨憤。
那雖然只是一場噩夢,可她很清楚,如果沒有表哥,現實中的她,不會比噩夢裡的下場好上多少。
「祖母中風了,嘴歪了,連話也說不利索,虞宗正要將我嫁給三皇子做側妃,我不願意,想一死了之,可我捨不得祖母,就打算出嫁那天,就用一根簪子把手腕割開,讓三皇子迎一具屍體進府,這所有人都知道,是三皇子害了我……」
她和大窈窈境遇不同,可她們都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周令懷閉了閉眼睛,腦裡頭,彷彿能看到小姑娘百口莫辯,蹲在地上無助又絕望地哭,因為習慣了隱忍和委屈,就連哭,也不敢當著旁人的面,大聲了,理直氣壯地哭,總要尋一個沒人地方,小聲的嗚咽。
似乎也想像得到,小姑娘坐在花轎裡,手腕裡泊泊的鮮血,將側妃偏紅的衣裳,也染成了鮮艷純正的正紅。
周令懷有一種直覺,若他沒有插手榮郡王府的算計,這種事很有可能真的會發生。
無端地,周令懷全身發冷。
他陡然摟緊了懷的小姑娘,大手落在她的後背,輕柔地撫著她的背脊:「別哭,那只是一場夢,不是真的……」
虞幼窈哭倒在表哥懷裡,小身子一抽一抽地哭顫:「表哥沒有靈露調養身子,不過三年,身體就已經油盡燈枯,沒有人相信我,祖母為了保我,將我許給了宋明昭,宋明昭不是好人,他把我關在院子裡,取我的心頭血,給虞兼葭做藥引,春曉死了,我也死了,被宋明昭剜心入藥……」
周令懷的大腦正在不停地分析,噩夢的可能性。
如果沒有靈露,以他的身體,確實最多支撐三年就會油盡燈枯,那時候,京裡頭的佈局已經完成。
接下來,大周朝天下大亂。
他是借住在虞府,人之將死,怎麼也不可能死在虞府,很快可那時,他已經回幽州了,就沒人辦法插手榮郡王府的花會。
宋明昭不在乎虞幼窈的名節,這倒是有可能。
只是「藥引」,「剜心」就有些匪疑所思?
小姑娘癟著小嘴兒,哭得傷心欲絕,顯然是受了噩夢的影響,連現實和夢境,都有些混淆不清。
「別哭……」周令懷心疼不已,他師承鬼谷,俗稱三寸之舌,可抵百萬雄師,可每回虞幼窈一哭,他就徹底沒轍了。
三寸不爛之舌,也不頂用。
佛家有五感,即:眼、耳、口、鼻,觸
因五感而生六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心性靈慧、持善、福德之人,往往第六識都比旁人敏銳,有一個詞叫起「心」動「意」,所以這第六識,又稱心覺。
普通人只有五感,第六識往往只是「潛意識」,連自己也意識不到。
潛意識強烈的人,有十分敏銳的「直覺」,能趨利避害。
直覺厲害的人,往往有「預兆」,又稱之為「心覺」,透過五感之外接收資訊,預知將要發生的事情。
這樣的能人,古往今來比比皆知。
大部分人在醒來後,對自己的夢境,只有模糊大概的印象,能清楚記得的,往往也只是某些片斷。
虞幼窈提起噩夢境時,邏輯清晰,和現實吻合度很高。
在周令懷看來,虞幼窈被這一個荒唐的夢境,影響得這樣深,這很可能不是單純的夢境,有可能是「心覺」預兆。
心性通透淨澈、靈慧,又持善、德行之人,往往雜念少,「心覺」預兆會越強烈,虞幼窈就是這樣的人。
慧能大師、閒雲先生,包括慧濟都說過,虞幼窈與佛有緣。
之前他也覺得,虞幼窈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