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3頁,大明頑帝,辛宸,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沒見未來的心學宗師現在都在格物之理上一路狂奔,眼看著就要朝軍械大師的方向發展了,不給他多準備點高素質的學生,豈不是對不起這位大師?

還有武學……這才是讓朱厚照最頭疼的地方。

哪怕大明天下也是靠真刀真槍殺出來的,可老祖宗疑心太重,自家靠武力起家,就對武將格外不放心,先殺了大批開國武將勛貴不說,在後來制定的官制中,對武將的各種轄制也是歷朝歷代最嚴苛的。

而且從明初開始,軍戶制就限制了兵源,武將也成了世襲制,地位低下加沒有選擇,顯而易見的一代不如一代。

後來更多的是以文官轄制武官,哪怕一個五六品的武將,在邊關戰事和經略防務上還要受七品文官的轄制,尤其是三邊總制,九鎮督撫,基本上都是文官出任。如威寧伯王越,兵部尚書馬文升、侍郎楊一清等,都曾經督撫三邊,成為一代名將,都是以文官之身做出武將功績的狠人。

可大多數時候,科舉出身的文官,並不一定就懂得軍事兵備,像王守仁那樣文官出身,還能上馬作戰,下馬指揮,兵法詭譎多變得屢屢以少勝多,幾千年也就出了這麼一位。

弘治六年開始,弘治帝就應馬文升和楊一清之請,重開了武舉,想要選拔出合適的將才應對邊關局面。畢竟韃靼人佔據河套之地可不是隨便放馬玩的,從這裡進可攻退可守,可邊軍失去了養馬地和最肥沃的屯田之後,就很難在出關正面對敵,完全處於被動的守勢。

可今年的武舉,依然沒有什麼出色的人才應試,而且&ldo;先策略後騎射&rdo;的取仕原則,使得武舉重文輕武,更難出人才。

反而是科舉文試出來的狀元王守仁去邊關出個差,一路上從指揮到剿匪到練兵,簡直吊打一眾武將,回來的一封上疏陳《邊疆防備八事》簡直讓朝中諸君再次驚艷。

就連弘治帝這會兒也完全忘了自己當初更中意倫文敘為狀元,若不是兒子提醒了一句,或許現在就是完全不同的局面。

王守仁上疏的第一條,就是&ldo;蓄才以備急&rdo;。建議召集勛貴子弟入武學,按他們每年的學習考評成績給予提拔,可跟隨每年負責巡邊的兵部侍郎瞭解九邊兵備及周邊情況,以免發生緊急戰事時,無人可用。

從開國至今百餘年,大明朝最早公候伯爵家族大多草根出身,並無多少文化基礎,哪怕跟文臣聯姻,開枝散葉,到如今已經快成了專養紈絝敗家子的泥坑,很少有能文能武的英才出現。

可勛貴人家世代享受著朝廷俸祿,總不能讓他們永遠都啃老本,朱厚照跟弘治帝一說,弘治帝便立刻拍板同意,開武學,將那些公候勛貴子弟都拉出來練練,能成才的就給予提拔,繼續紈絝的,也甭想襲爵的美事。

原本按照大明律除了個別世襲罔替的爵位外,大多數公侯伯爵都是逐代降等,若無功績,幾代之後便成了平頭百姓。

可就算能夠襲爵,也需要上報禮部,內閣審閱,呈交皇帝批准後才能襲爵。

就像安化王那一家子,老安化王死的急,兒子還是鎮國將軍,卻申請將世子隔代傳給長孫,結果就引起父子撕逼,禮部當然不會著急給藩王辦襲爵的事,沒事都得拖一拖,更何況這種情況下,更是看熱鬧不嫌事大,能拖就拖。

這不一拖幾年下來,終於引起皇帝震怒,乾脆將兩人各大五十大板,一個僅保留一代鎮國將軍之位,有俸祿無封地,另一個直接貶為庶人,等於這一代之後,慶陽便不再是安化王封地,收歸朝廷後,也再無安化王這個爵位,他的後人,便與普通平民沒有區別。

甚至在某些方面,還不如平民自由。

畢竟,宗室不可參加科舉,可以入學國子監或武學,靠蔭封或舉薦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別跑,你註定是我的

蔡蔡沫沫

我以為我懷的是男主的崽[穿書]

青城山上

夜間飛行

栗子雪糕

究極神豪打臉系統

巨星家駒

離婚後鹹魚美人揣崽了

楚濟

棄妃直播:金主陛下,來翻牌

九命貓x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