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窩已打好,該下鉤子了
擺爛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2章 窩已打好,該下鉤子了,開局滿級的我選擇在大明當老六,擺爛候,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半月,我與他們在各種宴請上打了幾回照面。”
“相熟後,也私下與他們會晤了兩回。”
“我會暗地將四書五經校訂中,幾名大儒揪出的孔家北宗校定中的錯漏和短板與他們分說了一二,更點出南宗與北宗暗地較勁,爭執不下的事實。”
“同時也表明了對孔家北宗的站隊。”
“那幾名筆桿子果然對老夫掏心掏肺,說了不少不中聽的話,更將朝廷頒與孔家南中的那塊嘉獎牌匾,汙衊成了南宗欺世盜名,釣名沽譽的鐵證。”
張“知府”一邊回想著。
面上還帶著不少唏噓,他是經歷過“社會”毒打和上司欺壓的。
對孔夫子所謂的神聖性,並沒有尋常讀書人那般盲目。
充其量是尊重吧。
當召見幾個筆桿子,在他面前暴露無遺的對孔家廟的“狂熱”信仰,他也不由得發自內心的感覺不對。
卻也說不出來不對在哪。
“現如今,他們已經蒐羅了不少“南宗”和校訂四書五經的大儒聯手“打壓孔家正宗”的罪證,準備在明日的報社頭版上公佈出來。”
“姚大人以為,是否要再壓一壓。”
道衍當然明白張“知府”的意思。
這位如今算是一個政治投機者,透過道衍的手段,不會看不出來朝廷對於孔家的有意打壓。
換做旁人,這時該做的就是明哲保身。
只是作為太子簇擁的潛在考察者,幾個月下來,他已經不可避免打上了太子一脈的標籤,倘若不主動緊跟朝廷的步伐,展現一二自己的積極性,那可就是兩頭不討好了。
“不必了。”
“朝廷不能親自下場。”
“倘若你我插手其中,雖然是可以將這引戰的報道退後,讓火燒出來時更旺。”
“卻難撇清朝廷也在背後打壓孔家的嫌疑了。”
“就讓他們鬧吧。”
“屆時,還需知府大人“委屈”一二,居中“調停”了。”
道衍似是電影,又似是寬慰的加重了委屈和調停的話音。
張“知府”的腦袋雖然欠靈光。
但只要回味一二道衍過去的手腕,就不難領會這委屈自然是要舍了一身好不容易挺直的腰桿,在孔家北宗與其他大儒及孔家南宗的夾縫間左右為難,四處沒討到好,被人嫌棄,乃至參上一本尸位素餐,背地裡卻幹著給孔家與其他大儒拱火的勾當。
至於調停。
那當然是越調越不消停了。
想到這,張“知府”自然笑著作保般,起身作揖道:“姚大人客氣了。”
“只是從明日起,怕再無消停的時日,為防有變,就必須與姚大人少些聯絡了。”
道衍也起身相送,臨走還不忘畫餅道:“知府大人高義,太子若有知,有朝一日,定然會為知府大人親自表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