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8章:夜談(二),大魏宮廷,賤宗首席弟子,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打個比方說,一百名新兵,第一場戰事過後,頂多只能剩下三十人,而第二場戰事後,或許還能剩下十五人,待等第三場戰事後,會剩下十人左右,而這十人,便可稱之為是『老卒』。

至於『善戰的精兵』,一百名新兵中最後能剩下一到兩人,這已經是非常可觀的數字了。

然而,不妨去問問那些參加過複數戰爭的老卒甚至是精兵,看看他在那幾場戰事中的殺敵數加起來總共有沒有四十人。

答案是,微乎其微。

這就是戰爭,廝殺的雙方,都會派出最出色的戰士,因此,別以為殺敵數是那麼好賺取的,事實上,有很多老卒其一輩子的殺敵數都在十人以下,而這,便已經是足以向人炫耀的資本。

所謂的能以一敵百計程車卒,不能斷言說沒有,但終歸只是罕見的例子而已。

『注:這隻針對人均殺敵數,若是用計謀,利用大自然的威力,比如火攻、水攻等等,不在包含範圍內。』

因此,哪怕是司馬安,都不敢妄言能率領萬餘碭山軍殺死四十餘萬楚民。

而趙弘潤彷彿是看穿了司馬安心底的想法,笑著說道:“大將軍儘管做最有利的估計。”

“……”司馬安有些不快於趙弘潤那彷彿勝券在握的語氣,沉聲說道:“所餘……五成吧。”

這句話的含義是,司馬安覺得殺光那四十餘萬人,他碭山軍大概還能剩下五成左右。

不得不說,這絕對是“最有利的估計”,偏袒到就連身為當事人的司馬安都感覺有些臉紅的地步。

但趙弘潤根本無所謂,畢竟這筆賬,他擺明了是贏的。

“嗯,殺敵四十餘萬,自損六千……呵呵呵。”他意義不明的笑聲,讓司馬安倍感尷尬。

“不過無所謂。……話說回來,本王這邊選擇懷柔之策,戰績是『殺敵四十餘萬、不損一兵一卒』。那麼問題就來了,大將軍真以為,這兩者的優劣勢,僅僅只在於那六千人的自損麼?”說到這裡,趙弘潤搖了搖頭,正色說道:“不,這兩者優劣勢的差距,撇開那六千人的自損外,還得包括收納入我大魏的四十餘萬楚民。這四十餘萬人,在歸降我大魏後,每年上繳戶稅,便可達千萬大錢。……二十年後,這四十餘萬人,便會變成六十萬,甚至是八十萬,一百萬人,其中,男丁至少有十萬乃至二十萬的數目,這就意味著,我大魏可得至少十萬的兵源……”

在隨後的時間內,趙弘潤詳細地向司馬安計算那一筆筆由那四十餘萬楚民所產得的“好處”,每算一筆,司馬安的眉頭便皺緊一分。

待算到最後得出明確的結論,即那四十萬楚民可供養起三支像碭山軍的這樣的軍隊時,司馬安屏著呼吸,一言不發。

畢竟在趙弘潤證據確鑿、條理分明的“證據”面前,他實在無從反駁。

最後的最後,趙弘潤誠懇地對司馬安言道:“大將軍,我大魏國民僅八十萬戶左右,國民數量約在六百萬左右。而南邊的楚國,其國民卻是我大魏的三四倍,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麼?……這意味著,楚國若是真欲對我大魏展開滅國之戰,十名農民中招募一人參軍,便可以招募至少兩百萬人的軍隊。兩百萬人,對於我大魏而言,這是什麼概念?這相當於我大魏三成的國民,相當於我大魏超過一半的壯年男丁,約六到七成左右……更關鍵的是,若是我軍得勝而楚軍戰敗,則楚國仍然有充足的兵源,甚至於,只要二十年工夫,他們便可恢復這一仗的損失;而倘若是我國戰敗呢?國內約六到七成的男人戰死疆場,到時候,會有多少戶吃軍餉的軍戶人家會餓死?這個後果,別說二十年,恐怕百年都不見得能恢復元氣。……若是我大魏的國民人口亦如楚國那般,哪怕一時處於劣勢,亦仍有退路,反之,一旦戰敗,便是國破家亡,這就是國民人口多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一塊封地,逆襲全靠苟

一品大金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