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9章:平定宋郡【二合一】,大魏宮廷,賤宗首席弟子,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可是一個非常堅韌不拔的人,這從魏國在戰勝韓國之後,向軱依舊不肯攜偽宋投降於魏國、仍要憑藉微山湖的地利阻擋魏軍一事就能看出一二。
當日,趙弘潤便叫來高括,命他去徹查此事。
然而沒過兩日,趙潤便又收到了沈彧的來信,沈彧在信中指出了向軱之所以寫下絕筆信自殺的原因——宋王子欣曾因不堪重負,欲棄國家逃跑,卻被滕城的守卒無意間截住。
想來,沈彧也意識到了向軱的死志,並且覺得向軱的死有點蹊蹺,是故派人到滕城打探了一下。
在看到沈彧的書信後,趙弘潤最初是啞然失笑,恥笑於子欣這個宋王,居然棄下國家、丟下臣民逃跑,簡直是丟盡了天下王族的臉面。
而隨後,趙弘潤心中便泛起了濃濃的惋惜,深深地為向軱對宋王室的忠誠而感到不值。
在再次召開於垂拱殿的內朝會議中,趙潤感慨道:“向軱,已盡到了作為宋臣的職責與義務,再無比他更忠貞的忠臣,可謂是仁至義盡,是宋國欠他一個有膽識的君主……才使他最終得到如此淒涼的結局,著實叫人扼腕嘆息。”
諸內朝大臣點了點頭附和這位陛下的言論,隨即,藺玉陽捋著鬍鬚說道:“不如就拿這「子欣」替罪?”
所謂的替罪,即是將向軱之死的責任推到不負責任的宋王子欣身上,以此轉移宋民因為向軱之死引起的仇視與悲憤,只要朝廷運營得當,使勁讚美向軱、抹黑子欣,就能順利地將矛盾轉嫁到子欣身上。
要是魏國朝廷再心狠點,在最後將子欣作為獻祭,搞不好宋民與北亳軍計程車卒們還會承他魏國的人情。
聽到這個建議,諸位內朝大臣紛紛點頭,表示這個主意不錯,然而趙弘潤卻沉吟著沒有表態。
見此,諸內朝大臣皆不解地看向趙潤,卻見這位陛下沉聲說道:“可能向軱的死,十有八九是因為子欣,但向軱在信中懇求朕庇護宋王室的後裔,當時朕敬他為人,在心中已經將應下,亦……不願反悔。”
聽聞此言,諸大臣在面面相覷之餘,亦為之動容。
“陛下乃仁慈之君。”禮部尚書杜宥率先表態自己的態度。
作為魏臣,他當然在意自己國家的利益,但作為禮部的尚書,他更在意的,還是己國君主、太子的品德。
而眼前這位年輕的君主,就表現出了讓杜宥萬分欣慰的品德,或者說作為君王的器量。
可是……‘寬恕’了宋王子欣,誰來背鍋呢?
難道真要朝廷來背鍋?
就在諸位大臣苦苦思索之際,就見趙潤微笑著說道:“諸卿何須苦思?就當是朕以往錯瞧了那向軱即可,溫崎,代朕寫一封祭奠向軱的檄文……”
“這……”
諸朝臣大驚失色:誰來背鍋也不能是您啊!
然而,就在諸大臣們想要勸說之際,卻見趙弘潤抬手打斷了他們,笑著說道:“人活一世,豈是事事都能料中?溫崎,就按朕說的辦!”
“……是。”
溫崎看了看左右,隨即拱手應下。
殿內諸臣對視一眼,並無人再勸說,他們都知道,只要是眼前這位陛下決定的事,那就一定不會再更改。
片刻後,待等趙弘潤離開垂拱殿後,諸位大臣聚在一起商議。
在他們看來,誰背鍋也不能是他們魏國的君主背鍋啊——雖然說什麼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在這個時代,君主就是天命之子,哪有輕易認錯的道理?
這次就連杜宥抱持反對意見。
奈何那位陛下主意已決,他們再勸說也沒用,只能要求溫崎在寫這片檄文時,儘可能地淡化他們魏國的君主,多多吹捧向軱,說不定宋民在看到吹捧的詞句後,會忽略「魏王趙潤承認自己先前看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