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0章:楚國的潰勢(二),大魏宮廷,賤宗首席弟子,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楚國的潰勢,絕非僅僅只體現在楚西、楚中兩個方面,事實上,楚東方面的局勢亦不樂觀。

所謂的楚東,即是泛指以壽陵君景雲為首的、負責阻截魏國東路主帥樂弈的軍隊,包括邸陽君熊瀝、申屠亢、侯榆、公羊簡、邊倉軻、周隗、牟濼等一干楚國將領。

這方面軍隊大致可分為兩批,其一便是壽陵君景雲親率的軍隊。

自當日「諸國伐魏」戰敗之後,得上將項末斷後於雍丘,壽陵君景雲率領殘部退到「彭城」。

在此期間,出自唇亡齒寒的想法,楚國原本其實倒也想過庇護一下齊魯兩國,免得這個國家遭到魏國的報復。

可沒想到,魯國很快就倒向了魏國,至於齊國,鑑於魏國攻伐齊國時,非但出動了超過四十萬的魏韓聯軍,且又有商水、宋郡兩地攏共約十餘萬左右的魏軍對楚國虎視眈眈,楚國雖沒敢輕舉妄動,只能眼睜睜看著齊國被魏國覆亡。

今年開春,當魏國對楚國發起三路大軍的進攻時,壽陵君景雲駐軍彭城,同時兼顧魏將司馬尚與樂弈兩方的攻勢——不過總的來說,壽陵君景雲主要還是負責東路,即迎擊魏將樂弈的東路魏軍。

東路魏軍的構成亦很雜,除魏將曹焱之河內軍、屈塍之鄢陵軍這兩支魏人組成的軍隊以外,更多的則是韓人與齊人組成的軍隊,前者包括元邑侯韓普率領的軍隊,而後者嘛,即是泛指田耽、田武所率領的、被樂弈收編整頓過後的原齊國軍隊,比如即墨軍、北海軍、東萊軍等等,大抵約十萬人左右。

魏兵十萬、韓兵十餘萬、齊兵十餘萬,這就意味著魏國的東路軍隊,兵力已超過三十萬,要命的是這三十兵力當中,至少有七成是魏國以及前韓、前齊三國的老卒,雖不能說每一名士卒都是精銳,但最起碼都是經歷過幾場惡戰的老卒。

東路魏軍的攻勢主要分兩部分,其一即是樂弈、田耽、田武三將率領的陸上軍隊。

自魏王趙潤下令對楚國用兵之後,魏將樂弈、田耽、田武三人率軍兵出北海、琅琊兩郡,攻取東海郡。

至於第二支兵力,即是魏將燕縐率領的河間水軍,以及魏將李岌率領的湖陵水軍,這兩支水軍原本駐紮在北海,直到這場仗打響的前夕,才走海路抵達琅琊郡境內的沿海城池「琅琊邑」,且在此地擴修海港,準備以這座海港為後方據點,跳躍進攻楚國、越國。

不過在戰爭前期,燕縐、李岌二將的水軍暫時沒有參與這場仗。

四月前後,樂弈、田耽、田武三軍率領大軍抵達東海郡,意味著東路魏軍與楚東的戰爭就此打響。

東海郡,起初乃是齊國的領土,直到「第一次中原混戰」的時候,才被楚國奪取。

哦,那時的楚國,還是「魏秦衛楚四國同盟」當中的一員。

東海郡的駐守上將為「申屠亢」,符離塞將領出身,曾經乃是上將項末的部將,隨後受命駐守「郯城」,其餘像侯榆、屠燊、公羊簡等楚將,分別駐守「蘭陵邑」、「即丘」、「朐」等地。

這些位楚國將領大多都是項末麾下的部將,雖談不上如何出類拔萃,但也稱得上作戰經驗豐富的老將。

問題是,由這些位將領來充當像樂弈、田耽、田武等名將的對手,未免還是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四月上旬,樂弈命先鋒上將田武取「即丘」。

即丘,又稱祝邱,這座城池往北即是開陽,在第一次中原混戰時,楚國的軍隊在攻取了東海郡後,就是在這一帶,與齊國徵募的技擊之士展開了一場血戰,且最終因為糧草告罄,被齊國的技擊之士擊敗,使得楚國軍隊在那場戰爭中止步於東海郡,未能攻破琅琊郡。

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魏將田武與其麾下的軍隊在攻取即丘時,鬥志盎然,彷彿是想報復當年發生在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龍飛鳳翔

三水浪人

北朝南國

江山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