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輕風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95章 不教訓是不行了,奮鬥在新明朝,隨輕風去,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佑看著低頭做害臊新娘子狀的小竹,心裡暗笑不已,別人不知道,他還能不清楚?若此時屋裡沒有外人,她哪還有心情忸怩,只怕早就一個乳燕投林主動撲住自己,將生米做成熟飯了。

正要隨口調戲幾句,忽聽到外面爆竹聲音驟然密集起來,外面有看時間的下人稟報道:“即將子時,新年要到了。”

“走!去院中放火爆!”李佑招呼一聲,先起身到軟榻前。看著睡眠正香的小兒女,毫不客氣的一人一巴掌,將兩個要長一歲的小東西從美夢中拍醒了。不過他們迷迷糊糊的,彷彿在醒來的一瞬間又睡著了。

關繡繡和金寶兒上前,各自抱起自己的半睡半醒兒女,在奶孃協助下套上了厚厚的小棉袍,然後隨著夫君和夫人出了屋,在冷冽和喧鬧中感受新年的氣息。傳統就是這樣一代一代的耳濡目染方才延續下來的。

放完爆竹煙花回到堂屋,李家三歲的大小姐和兩歲的二公子邊打瞌睡,邊被奶孃扶著給父親磕了幾個頭,這是拜年兼拜壽。隨後領完兩個銅板的壓歲錢,兩個小傢伙又睡過去。這回沒人打擾他們了,他們已經光榮的完成了任務。

除夕過了,進入景和十年的正月,民眾百姓紛紛開始走親戚,但朝廷官員是不同的。大部分文官都來自五湖四海,在京師只能算寓居,並非本地人,除了在京城娶的小妾外,沒什麼親戚,所謂拜年,還是以官場同僚之間的走動為主。

當然,京城官員人數眾多,真要正正經經的拜下來,時間是遠遠不夠的,於是又產生了變通的法子,也就是“望門投帖”。

不用見主人,將自己的拜年名帖投主人家門房,然後在籍簿上登記姓名即可。這種簡便易行的方法普及後,京師過年時頓時名帖漫天飛舞,成為一景。

尤其是居住官員較多的大小時雍坊一帶,滿街奔走的都是投帖人,不管認不認識,只要見到官宦門戶就投上名帖過去,主人家也是來者不拒。

張三大爺作為李佑身邊的資深門官,李家門房自然是由他來鎮守,一天下來,收了滿滿一筐的名帖。

雖然江湖傳言李大官人因為在娛樂行業被某個大人物封殺了,所以各衙的門年終酒宴不敢請他露面,但拜年總是不妨的。作為“廷杖(兩下)詔獄(一夜)雙成就”的旗幟姓人物,目前他雖未官復原職,但該有的政治待遇一樣少不了,別人誰也不是傻子。

張三望著一筐拜年名帖,感慨道:“餘自追隨老爺以來,歷經數次新年,從未有如此盛況也!”

當年與張三一齊投奔李佑的大管家李四同樣點頭稱是。張三又唏噓道:“一年比一年多才是正理,今年已經到了這個程度,不知明年還能更多否?”貌似很有哲理,大管家李四陷入了神思。

啪!李老爺神出鬼沒的出現在後面,狠狠地給了張三一巴掌,將張三的哲學萌芽扼殺在搖籃中,口中叱道:“大過年的胡說八道什麼!”

今曰上午,李佑領著夫人去了盧閣老家,這不是扔帖子,而是登門拜年。官場是個等級森嚴的地方,處處都有體現,去熟人家登門拜年也是如此。頭一天,都是很有默契的去登三品以上大員的門,三品以下則需要等到後面幾天。

作為晚輩,李佑拜完年後便打打下手,陪著盧閣老見其他客人。中午在盧府蹭了一頓飯,與盧閣老小酌幾杯。

席間還談起了外放江都的奶兄盧三公子,盧閣老感慨道:“前幾曰見了來信,大有長進,這次給他找了個好地方。你要替我謝過揚州陳府尊,虧得有他看顧。”

李佑應下,那陳老師雖不是油滑的人,但不意味著他不聰明。到了午後,離開盧府,李佑又去了吏部天官趙良仁那裡拜年,並轉達了遠在蘇州府的趙家二老爺三老爺的問候。

回到家中,已經是華燈初上時分。訓了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秦開始直播歷史

雲拂露

大明:我,朱允熥,開局救活大哥

炸魚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