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輕風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3章 人間始愛瘦西湖,奮鬥在新明朝,隨輕風去,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個獨自在高郵的謝姨娘,大概還得等一年半載才可以脫身。

李老爺寬慰各房道:“京師雖遠在北方,但南人在京為官者甚多,不是你們想象的奇風異俗地方。”

又去拜別了陳知府,感慨幾句道:“才與師聚,又遇離別。不能朝夕立於門下聽從教誨,甚為此生至憾也!”

陳知府勉力幾句道:“吾輩身屬社稷,何須作依依惜別之態。報效朝廷,莫負君恩,無愧黎民,不可或忘,切記切記!”

每任官員,來的時候都是轟轟烈烈,那麼離去的時候,自然也不能悄無聲息,不然讓別人看到覺得是灰溜溜走人,有損形象。

在成熟的官場機制中,一切常見程式都有規矩可循的,而且是在天下一千多個縣,數百個州府都可以通用的規矩。某種意義上,這也是大一統帝國的特色。

李大人定於六月二十七曰離任,之前他囑咐了郭縣丞、龐教諭、金百萬等人,委託他們組織一下各種送別儀式,免得出現冷冷清清的情況,丟了自家面子。

丟了面子還是小事,讓別人看在眼裡,只會道是此人當真不中用。

眾人無不應聲承諾。兩個月前剛迎過駕,很多用具都是多餘剩下的,如今廢物利用,又搬了出來。此外還須去打造些功德牌、萬民傘之類。

放在以前,立個功德碑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如今朝廷三令五申不許隨意離任立碑,除非朝廷特批允許的,所以這次立碑就先免了。

至於李佑本人所要做的就是一件事,準備官靴若干,自有其用處。

到了六月二十七曰清晨,李佑的家眷和僕役、婢女早早登上船等候出發。船隊共計八艘,這又是一筆很大的開銷。

按制,官員自從離任之曰起,就停了俸祿,直到新上任為止,常例銀之類的更沒有了。所以離任官員最痛苦的就是這一點,百事只出不進,更別說李大人這樣俸祿不知扣到什麼年月的。

幸虧他有個鉅富丈人,這次贊助了不少,叫李大人不至於天天看賬本計算如何節省支出。

閒話不提,卻說在清晨時,烏紗官袍的李前太守,在隨從陪伴下騎馬從縣衙中出來。沒走兩步,便見縣丞主簿典史等官屬在路邊搭起綵棚並備了酒席相送。

李佑下馬與郭縣丞互相慰勉,互道一聲珍重,互敬過一杯酒,便重新上馬前行。

繼續走了一段,又見衙門胥吏搭彩設席,李佑受了敬酒,上馬要走時,忽然有衙役飛快的上前,抱住李佑大腿。另有數人手忙腳亂的脫了李大人的靴子,高呼道:“懇請大老爺不要走!”

這叫做脫靴遺愛,傳說前朝有個地方官離任,百姓不肯放人,拉斷了他的韁繩,扒了他的靴子。結果這個習俗傳至今,每個地方官無論賢愚清濁,反正在離任時,都要上演一出脫靴遺愛的場面。

李佑早有心理準備,所以任由別人扒掉自己的靴子,隨即換上備用的,繼續向東關利津門而去。

到了新舊城中間的大東門,又遇到了龐教諭率領的生員秀才方陣,依舊是薄酒一杯,珍惜道別。

縣衙位於舊城區,穿過大東門便進入了揚州城的新城區。李太守騎馬立在小秦淮河的拱橋上,聞著兩岸河房飄來的脂粉香氣,泛起一絲離別愁緒,舉目遠眺前路,準備應景的吟詩一首。

不過當前方景況入了眼後,李大人登時心驚肉跳,淺淺的離愁別緒和詩意一散而盡!只見得從橋下一直到大街遠端,綵棚密佈,鼓樂齊鳴,十步一桌,八步一案,沿途擺設酒席直至視野之外。

陪同的崔師爺目瞪口呆,這可怎麼穿過去…那些組織者做事太賣力氣了!有幾百個士紳民眾出面意思意思便足矣,搞出這樣場面過於壯烈了。

從腳下所處,到達東關利津門外碼頭,足足有四里路程。這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秦開始直播歷史

雲拂露

大明:我,朱允熥,開局救活大哥

炸魚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