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輕風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1章 李僉憲的差事,奮鬥在新明朝,隨輕風去,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大人沒了提督五城兵馬指揮司的差遣,只剩了一個孤零零的檢校右僉都御史虛銜,所以也只能去都察院衙門報到了。

都察院在國朝也算聲名顯赫,與翰林院、六科同為低品級清流官員的養望聖地,無數有理想、有追求官員嚮往的地方。

但都察院這個負責監察的衙門又與別的衙門有不同之處,其內部尊卑不是那麼分明。

都察院的掌院堂官有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左僉都御史,名義上下屬有河南道、山東道等十三道,共計一百一十名監察御史。

但這十三道的監察業務都是讀力開展的,不受都察院干涉,各道可以直接向天子進奏,不須透過都察院。

各道監察御史在外往往自稱某某道御史,不加都察院字樣。而且典制上也明確規定,都察院掌院堂官與監察御史之間可以互相監督和彈劾。

都察院掌院對十三道的節制,大概只能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點差調遣,二是回道考察。不像其他衙門,堂官對屬衙具有決定姓的權力。

所以當初趙良仁擔任左都御史時,李佑遭到御史圍攻後,腹誹趙總憲掌控力太差。其實趙良仁真是被冤枉了,誰來當左都御史,也不可能把整個都察院變成自己的一言堂。

李佑與歸德長公主言歸於好的第二曰,便帶齊了各種文憑,出家門前往都察院履職。他在京大部分時間都在中城和東城活動,這次卻要向西而去。

因為風水方面的原因,都察院衙署與大部分部院衙署不同,沒有建在中城,而是位於西城。同在西城比鄰而居的,還有刑部和大理寺。

都察院、刑部、大理寺合稱為國朝三法司,三衙門周圍建有一圈高牆,以示法司禁地,隔絕無關行人。

這裡還要多說一句,國朝都察院不僅僅只有監察職能,還具有司法職能,與刑部並列為兩大司法衙門。只不過分工略有不同,常規案件一般由刑部審理,但很多欽點的重案,特別是官員案件都要由都察院審理。

一刻鐘多功夫,李佑到了京畿道街的都察院。過了大門,報上來頭,便有司務廳的首領官(就是雜官)司務出來迎接,引著他繼續向內行去。

直到後面正中大堂簷下,又經過一番稟報流程,李佑才被傳進去。

堂中屏風之前、公案之後端坐著位三綹長鬚、臉色圓潤的老大人,雖不熟悉,但李佑當然曉得這是左都御史江辛嶽。又上前一步,拱手為禮道:“下官見過大中丞。”

江總憲猶豫了一下,坐著抬手還禮。

對李佑的到來,江總憲心裡很怪異。南京都察院且不說,在京師都察院,右字頭御史一律是常駐外差,不在都察院辦公,這已經形成固定制度了。

而且右字頭御史官銜與配套差遣是共生關係,官銜是虛,差遣是實。他歷經宦海二十多年,還真沒見過差遣被免掉,卻單獨留著右字頭御史虛銜的詭異例子。

若非公案上明明白白擺著李佑的官告和相關任免詔旨,以及在朝議上見過李佑本人,江大中丞簡直就要懷疑是有人行騙上門了,而且還是特別羞辱一個老官僚智商的騙法。

確實,李佑這情況,對官場稍有了解的人都要驚奇。所以當初李佑只辭差遣是非常沒誠意的做法,明眼人一看這就是討價還價的手段,就是李佑本人也根本沒有想到居然真會被免職。

卻說從剛才聽到稟報說李佑謁見開始,江總憲一直就在揣摩,慈聖宮把李佑免職留銜究竟是個什麼意思?到底是深有含義,還是一時糊塗了?

李佑找上門來,很明顯是要將虛銜化為實官,按道理這是應該的,沒法不收。但最大的問題是從無先例,李佑的工作怎麼安排?江總憲又糾結了。

首先,李佑是錢太后親自下詔免職的,弄不明白錢太后的心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秦開始直播歷史

雲拂露

大明:我,朱允熥,開局救活大哥

炸魚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