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輕風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1章 大家都猜錯了…,奮鬥在新明朝,隨輕風去,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胡振汝雖然不明白李縣尊怎的忽然起了精神,但仍將自己所知如實相告。“本城有個敗落鹽商邱家,當家人邱立邱大官人與江老爺要好。因為沒本錢起運,所以哄江老爺挪用庫銀一同合夥運鹽…”

原來在鹽業銷售環節中,從沿海鹽場到各大口岸販運官鹽的鹽商,稱作運商。

這行當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做的,國朝兩淮鹽法實行專賣制度,只有在官府綱冊上有名字的人才有資格運鹽,所以也叫綱商。揚州城裡的徽州鹽商,大都是擁有官鹽專賣權的綱商。

而綱商名額,則是代代世襲的。持有的許可證叫做窩本,每年認購鹽引叫做認窩,可認購的數目被稱作窩數。無論窩本還是窩數,如果沒有意外也是世襲不變的。揚州城裡,大鹽商擁有窩數可高達數萬引,最小的也有千引規模。

可以看出,運鹽暴利便起源於排他姓的專賣權了。百年前朝廷為了穩定頻臨崩潰的鹽課,圈出了一批相對固定的商人,給予優惠便利使他們安心販鹽。但當時的大人們肯定沒有想到,鹽商靠著壟斷和專賣,會發展壯大到今天這個地步。

話扯遠了,卻說胡先生提到的鹽商邱大官人,年紀不大也才二十七八歲,擁有祖上傳下的窩本和一萬三千引的窩數,在揚州鹽商裡也算不大不小了。

但邱家近年來家道敗落,到了邱大官人手中時,連運鹽本錢都拿不出來了。要知道,他那窩數一萬三千引只是證明他有資格,此外依然需要真金白銀作本錢。想販運一萬三千引官鹽,沒有八千兩前期本錢是不行的。還有,若一個綱商本年度運不足窩數,只怕第二年就要被削掉了。

胡先生繼續說道:“去年秋季,到了綱鹽發運季節,邱大官人找別人借幾千兩先運了一批鹽,但想運足一萬三千引,仍缺四千兩本錢。他便將主意打到縣衙銀庫,對江老爺說若支用四千兩運鹽,來年春季可翻本為八千兩。聽到能淨得四千兩鉅款,江老爺便動了心。”

此時李佑恍然大悟道:“挪用庫銀作買賣謀利,若傳出去名聲十分不堪,只怕要被彈劾罷官。難怪當時江老爺做的隱秘,連你都不曾告知。就是庫吏也不知道江老爺支走了銀子作甚用處。”

不過李大人默算一下後,又奇怪道:“運鹽利潤秋春之間翻倍或許誇大,但也不會差多少,江大人穩穩賺上三千兩不成問題。莫非又生了什麼變故,致使他連七百兩虧空都填不上了?”

“四千兩銀子在鹽場換成了六千引鹽,邱家用一艘漕船改成的巨船載鹽,從儀真下江運往漢口口岸。沒過幾曰,那邱立突然說,鹽船載重太多,船行不穩,在江上忽遇惡風,遭了傾覆之難,全部沉到了江底…”

“必定是假的!”李佑猛然拍案,憑著直覺說道。不管是真是假,這江知縣也真夠倒黴的。

胡振汝嘆息道:“江老爺挪用了四千兩,血本無歸,找邱大官人討要不回來,又被庫吏藉機冒名支走一千兩,總共惹下了五千兩虧空。他將歷年積蓄都掏了出來,仍欠七百兩。囊中已是一貧如洗,那曰被夫人擠兌一番,臉面上受不住便自盡了。邱大官人十分可惡!”

說至此,胡師爺又起身對李佑拱手揖拜道:“還要替故去的江老爺多謝縣尊高義,若非縣尊明察秋毫、仁厚待人,江家孤兒寡母只怕要乞討回鄉了。”

李佑也嘆道,“夫妻拌嘴,人之常情,錢財乃身外之物,何至於此。江大人也真糊塗啊,不當聽信小人讒言,挪庫銀去做買賣,即使成事了也很容易走漏訊息。”

胡振汝面色忽然變得古怪,過了好一會兒,才到:“不瞞縣尊,江老爺並不是糊塗人,但有龍陽之癖,喜好男風,與容貌清秀的邱大官人情意很密,故而才會被騙。他憤激自盡,或許與此也有幾分關係,那曰我聽見江夫人拿此說事諷刺江老爺瞎了眼。”

搞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秦開始直播歷史

雲拂露

大明:我,朱允熥,開局救活大哥

炸魚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