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輕風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9章 宮中流言,奮鬥在新明朝,隨輕風去,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又”被罰了俸祿的李佑躲在房中連連偷笑。如果太后或者千歲,或者外朝,單獨與景和初期全盛時的內閣碰撞,恐怕很難有勝面。但都聯合起來支援他,內閣又逐漸衰微,大勢所趨之下,他有什麼可怕的?

只是目前看清這個大勢的人不多。當局者迷,旁觀者也迷,也就李佑這個最近與各方接觸都比較多,對各方心態都有準確把握的,本該顧此失彼的夾縫男反而率先意識到了這點。對此他唏噓道,危機意味著轉機,後人誠不我欺。

在李舍人眼中,如今內閣名聲尚大,架子還在,依舊是朝廷百官心目中的事實宰相。但內閣所面臨的形勢已經差多了,地位和實力開始不對等。這樣的目標,豈不是最好的刷聲望物件?

還沉浸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人臣之極的宰相榮光中,並以此為傲的大學士們如果知道了自己被某人當做挾寇自重的“寇”,不知作何感想。

如今在任的五個大學士(包括養病兩年的首輔),除了最末位的東閣大學士楊閣老去年廷推補入,其他都是由先皇委任。從景和天子即位到如今,已經過了八年,太平時間是有點久了…為自己終於找出華山一條路的李舍人暗爽完畢,便開始投入工作。

工作之時,也不忘報復一番。袁閣老這廝令李舍人太不順眼,李佑便將所有煩難事務以及會得罪人的事務統統分給袁閣老,長此以往夠他喝一壺的了。如今是分票辦事制度,分出去了便責任到人,袁閣老想推諉都推不掉,也別想拉著別人一起承擔。

下午分揀完畢,李佑親自託著一疊章本,去文淵閣尋那楊閣老。人和事都不可做絕哪,前幾天已經認了楊閣老作恩人,此時必須該去表個態。

李佑出了東閣,再入文淵閣,一路凡是遇到的同僚中書舍人,無不對他避道相讓,彷彿畏之如虎。威風凜凜的李舍人有些小小得意,很是虛榮了一把,在內閣裡本該只有閣老才會遇到這樣對待罷。

話說這天下第一機要之地文淵閣的建築構造,正面寬度是五開間,縱深是兩進。

正中的一間兩進就是所謂的“中堂”,看過辮子戲的對這個詞應當很熟悉,便是起源於此了。中堂裡供著聖人牌位,有數個坐位,東西對置,是閣老們議事之所。出入文淵閣唯一的門也開在中堂。

中堂兩邊便通往閣老們辦事之處,根據寬度和縱深一共隔成了八間房屋。其中左右各四間,一半在南側一半在北側。

李佑進了文淵閣,進了中堂西邊過道,瞧見裡面有間屋子燭光閃動,便知道那裡肯定是楊閣老所在了。

估計有看官要問,在這大白天點什麼蠟燭?要知道,文淵閣根據世宗皇帝欽定方案改造後,在南面對著庭院開了窗,但北面仍舊是密不透風的牆壁。估計是為了安全,畢竟北邊靠著宮廷甬道,往來雜亂。

所以文淵閣裡中堂之外的八間屋子,只有南側四間有窗戶,北側四間是沒有的。既在裡進,又沒有窗戶,北側四間屋子的見度可想而知,照明那是終曰不可少。

大學士正常情況下有六個,前四位的四殿大學士自然佔據了南側有窗戶的四間。至於文淵閣、東閣兩個後位大學士,選擇餘地很大,可以在北側小黑屋裡自由入駐,沒有人來搶的。

所以李佑一看中堂西邊有個點蠟燭的屋子,便知道那是楊閣老的地盤了。

楊閣老對李佑的態度頗為冷淡,倒也在李佑的預料之中。今天他將內閣全體的面子掃了一遍,楊閣老的態度能好才怪。

李佑輕輕將奏章放於旁邊案子上,對楊閣老笑道:“今曰一時憤激,沒了頭腦言行無狀,閣老勿要介意。”

楊閣老諷刺道:“一時憤激?分明是處心積慮罷。沒頭腦的人豈能穩坐於分票中書之位?”

“下官本意只是不忿袁閣老,與他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秦開始直播歷史

雲拂露

大明:我,朱允熥,開局救活大哥

炸魚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