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輕風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6章 醍醐灌頂的崔監生,奮鬥在新明朝,隨輕風去,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道積極打探訊息作筆記是好事,但出主意能不能不要如此沒有水準?看來要重新考慮留用不留用你了…崔經感受到李大人的冷淡,心下惶惶不安。

這時候,先前被押去遊監的監生回來了,只見他青腫臉上滿是屈辱,衣不蔽體的轉這麼一圈確實很丟斯文體面。

李佑先放下兩個嫌犯,對押闖門監生遊監的小校詢問一番,得知沒有什麼意外發生,很是失望。又那監生冷笑道:“違抗朝廷禁令的罪名,不是遊監可以抵消的,本官會告與祭酒,以監規罰你。這之前先將你綁在甬道上,等待處分。”

這豈不相當於犯人枷號示眾麼,比遊監還羞辱人,那監生神色大憤,正要開口,又聽李大人道:“本官念你是個直爽之人,想必也是受人蠱惑,叫你出頭攪事卻便宜了他。將事情寫明白了,便放你離去,下不為例即可。”

下不為例什麼的那監生不在乎,但先脫身為妙。眼前這個大人十分不好相與,似乎也不在乎自己的背景,再被他肆無忌憚的羞辱下去,那今後還有何面目立足於京城?

正是好漢不吃眼前虧,想至此那監生於是接過紙筆寫道:“今曰本欲回家探視生病母親,已得師長許可。怎奈監門緊閉心急如焚,誤聽同窗錢某鼓動之言,一時激憤…”

又是錢監生?李佑看到這個名字後登時斂容深思。錢監生鼓動別人闖門出監為的是什麼?只有一種解釋,他也著急出去,又擔心引起注意,便挑動別人探路或者掩護他。錢監生又為何著急出去而不想聲張?是不是與自己查案時把所有嫌疑犯都抓捕起來有關係?

再聯想起張姓小吏這個嫌疑犯據說十分巴結攀附錢監生,李佑腦中便勾勒出一幅線條——錢監生指使親近小吏張某去滅口,張某又找到了更方面直接動手的繩愆廳小吏方某…最淺層的真相不外如是罷?大概雖不中亦不遠矣,更深的背景和動機什麼的,李佑暫時不敢去想。

崔經見李大人發呆,小心翼翼問道:“大人何故沉吟?”

李佑手指點著錢監生名字,“此人八成為聖母太后的親侄兒。”

崔經倒吸冷氣,一時間噤若寒蟬。有點欲哭無淚,難道真如李大人所說,他跟隨誰誰就要倒黴?

此事也只能查到此為止,有兩個證據不足的嫌疑犯足矣!李佑下了決心,提筆寫道:

“…已查知,去年九月六監生暴亡之案,有小吏二人甚為可疑。推測應為共犯,其中何某唆使、方某作案,又共訂約守矇蔽視聽。現已查明此二人互為偽證,足以證實其心虛,試想若不作賊何來心虛…”

他洋洋灑灑寫了一大篇,通篇大都是貌似有理的猜想,放到二十一世紀這樣的結案報告要被笑掉大牙。

但在目前卻是最合適的行文。畢竟如今這年頭是人治為主,尤其到了廟堂高層,很多事大家心知肚明即可,證據有時候不那麼重要。

因為是猜想,所以迴旋餘地才大,奏到太后這裡,她老人家願意認可就認可,不願意認可就不認,怎麼處置了結都方便。也許,聖母太后派他查案的目的就是這樣罷。

不過寫完後,李佑自己也覺得實在有點說不過去,就算捕風捉影也不能太玄幻了,怎麼也得找點“真憑實據”,不然不好應付四方悠悠眾口。

這難不倒有家傳有經驗的李大人,他吩咐還在自悲自嘆命苦的崔經道:“你去外面傳話,誰能檢舉出這兩個嫌犯的證據,誰就可以無罪放行。”

崔經愣了一愣,喊幾嗓子就能將證據蒐羅過來?那些人要真有什麼證據,被打成半死前早就出示了。

“速速去罷!”李佑不耐煩的揮手催促。

崔經出去立在階上,面對二十幾條半死不活的伏地人體,公事公辦的將李大人的原話轉述一遍。

沒什麼用處,崔經想道,正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秦開始直播歷史

雲拂露

大明:我,朱允熥,開局救活大哥

炸魚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