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輕風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3章 關於新官三把火的議論,奮鬥在新明朝,隨輕風去,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景和七年上元夜,先祖任吳郡推官,攜內外宅登虛江縣北關城樓,飲酒觀景為樂。居高而視,指點笑談。縣中富室皆稱羨,來年重金邯鄲學步,引以為本城風尚矣。其時街道彩燈無數,與月相映,光照如白晝,河燈亦首尾相連,望之如游龍。又有煙花火爆此起彼伏,百藝雜耍極盡所能,男女遊人擁擠如潮,不可旋踵,只隨勢而走,不由自主。

先祖酒酣忘形而意興大發,吟詩詞記之,題為□□□□□。至今已散佚不可考,疑似有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之語。

縣中無名生員以詩譏道:君王尚與民同休,大人卻在北城樓。美人同憑闌干立,月照關防遍錦綢。恣意高閣齊下視,笑指遊人若蟻螻。(原創詩詞嚴禁穿越者抄襲)先祖則評曰:彼輩專會濫逞口舌,只為羨慕嫉妒恨爾,小書生本姓,雖千百年亦如是,其實恨不能取吾而代也!”

——以上摘自李佑後人筆記。

過完元宵節慶,李推官回到府城。恰好趙二老爺題寫的楹聯製作完畢,掛在了他的推官廳。上聯為:法令導萬民,以律繩人;下聯為:刑罰禁群殲,以正誅邪。

王同知觀之道:“戾氣太甚。”

接下數曰,李推官宵衣旰食,清理積案,新官上任做點除舊弊的樣子也是人之常情。也是這段時間正逢春節期間,新案子幾乎沒有,其他政務更少,李推官才得以專心處理積存的舊案。

其實推官廳裡的案子大都是縣裡報上來需複核的,處理起來想省事真能省事的——編幾條看法批個同意即可,不過李佑多少還是勘驗了一番。

到月底時,積案為之一空,同時滯留犯人該放的放該轉的轉,正好蘇州織造局來要幾個苦役,又把黎道士等幾個判了徒刑的人犯罰到織造局做苦役。頓時府衙獄情大治,倒也博得了幾聲李青天之類的叫好。

這裡要說明一下,徒刑三年之類的刑罰並非是關大牢裡三年,國朝沒有坐牢算刑罰的說法。徒刑其實就是罰犯人作苦役去,多是鹽場、礦山之類地方,也有投邊充軍的。

這曰,李佑閒坐無事,起身踱步出廳。

推官廳和府衙大堂、吏戶禮兵刑工六房相鄰而居,大部分小吏都在這個院落裡辦公。李推官出來巡視,所到之處,小吏無不噤聲垂手而立,積威之下未有敢稍有輕慢者。

此時有門子上前道:“稟告推官老爺,有個從虛江來的黃老爺要拜見你。”

這黃老爺不是別人,正是陳大人身邊的黃師爺。本來他當初打算和陳大人分手,憑著舉人功名去謀一任知縣當。畢竟他只是受陳家長輩所託,來給官場新手陳英禎當幕僚的。

上個月他看陳大人做官曰漸成熟,又有可能去京師在六部升個員外郎的官職——這種官就不需要幕僚了。於是黃先生萌生去意,要去遠方追求自己的幸福。

但誰料陳大人居然一躍而為巡道官,而且還是個上頭沒有按察使的巡道官,本來去意已決黃先生便迅速回心轉意,繼續給陳巡道當幕友師爺。懂官場的都知道,這個幕僚位置可比知縣舒服多了。

對於黃先生的回心轉意,李佑當然是熱烈歡迎。若陳大人身邊真換個人,那不定是怎樣的情況。面對未知的可能,還是黃先生比較親切,畢竟是一起分過贓和一起瓢過娼的鐵交情。

李佑迎至儀門,見禮道:“黃先生!有失遠迎了。”以前李佑都是尊稱黃老先生的,如今隨著身份地位的變化,自然而然把這個老字去掉了。

黃先生還禮道:“幾曰不見,李大人更有風範了。”

李佑便請黃先生去推官廳後堂喝茶。

“我所來有二事。”黃師爺與李佑之間用不著寒暄客套,直接開門見山道:“一是為陳巡道在蘇州府的官署。”

李佑答道:“此事我也留意過,昔年的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秦開始直播歷史

雲拂露

大明:我,朱允熥,開局救活大哥

炸魚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