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輕風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9章 四面楚歌聲,奮鬥在新明朝,隨輕風去,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亂象仍在持續,此時百人齊罵、千夫所指,對著石參政口水橫飛、叫囂不絕。若不是三品高官身份還有幾分威懾力,怕是早圍上去群毆了。

事態發展叫李推官目瞪口呆,這不是幫著他把上司往死裡得罪麼?後果更嚴重之處在於,在別人眼中,這是李推官挾持民意煽動百姓去圍攻上官,嚴重破壞了官場規矩。

李佑即便想阻止也有心無力,一張嘴怎麼去攔住周圍這數百義憤填膺要維護他的民眾?冥冥之中,情急下他突然悟到了“我如舟,民如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玄而又玄的天地至理,修為實現再上一層樓的突破。可惜空有法力沒有法術,對解決眼前困境毫無幫助。

萬般無奈,三十六計走為上,李佑只得對石參政道:“請老大人回船暫避。”

“假惺惺的無恥之尤!”石參政絲毫不給李佑臉面,他已經出離憤怒了。

李佑還想苦勸,忽然眼角瞥見令他汗毛齊豎的一幕,石參政的隨從似乎按捺不住了,揪住邊上一個正開口叫罵的小民,舉起棍子就要打。

“住手!!!”李佑發出了撕心裂肺的長音,顧不得官員體面,急的撲上去阻攔。心裡大罵好不懂事,這場面絕對不可以動武啊!!!

若是在民風淳樸善良的地方,一頓亂棒可以把沒見識的民眾嚇住打散。但本朝的蘇州市民絕對不屬於此類,人多勢眾時鬧起事來,越去打反彈越厲害的。

所以本朝蘇州地方官府面對大規模群體姓事件向來以招撫為主(小規模另說),最多抓幾個首犯。

不過幾個外來戶隨從對本地民情哪有什麼深刻認識,此時拿出了大爺架子,竟敢光天化曰之下先動起手來。這白痴行為頓時激起了民眾氣姓,引爆了他們對朝廷的怨氣,無異於火上澆油、飛蛾撲火。

只見棍棒拳腳一片混亂中,拼命阻止雙方鬥毆的李推官一個不慎,烏紗帽掉落於地,旋即有人大呼:“李大人阻攔狗官暴行被打了!”

至此局面徹底失控,一發不可收拾。面對此情此景,李佑閉目長嘆無語,幾乎要潸然淚下。完蛋了…這些人們到底是為他出頭呢,還是藉此為由頭髮洩對朝廷的不滿?亦或是老天爺派來玩他的罷?

聽得幾聲喝彩,石參政的官轎當場被掀翻於地,氣勢洶洶的民眾漸漸包圍逼近石參政一行二十餘人。

虧得在河邊,那些隨從護衛石參政且步且退,死力保著石大人下了河埠石階登上官船。最終沒有發生三品官員被群毆的悲劇,真是不幸中的萬幸。

隨即官船迅速撐開,倉皇沿運河望北而去,總算是擺脫了暴民糾纏。至於來不及上船的隨從,被逼的只好紛紛跳水自救。

全副的參政儀仗都丟在岸上,被砸的七零八碎,散落一地,狼藉不堪。就連那翻在地上的官轎也被點火燒了,熊熊火光在民眾的高聲歡呼裡照亮了傍晚的楓橋,以及李推官哭喪的臉皮。

石大人回去肯定要上奏朝廷彈劾他,不知道大明律令中,府推官帶領民眾毆打上司參政分守道是什麼罪名…杖責?徒刑?流放?充軍?絞監候?斬監侯?立決?大辟?凌遲?

一件事兩張嘴,全看誰聲音大。從另一方面看,又何嘗不是石大參專橫跋扈、暴虐欺人而引起民憤呢?李佑自己不中用,沒有話語權,只能到城中連夜四處討救兵,意圖找幾個聲音大的。

他先去了趙府見趙良禮。這回漏子不小,想著求趙良禮幫忙在趙良義面前說情。對於搶了位置的石大人,趙二老爺應該有芥蒂罷,或許可以抬出來幫腔。

此時趙良禮正在府內某側院廳堂內,指點著七八個年輕女子吹拉彈唱,十分怡然自得。看見李佑謔道:“李大人不是匆匆掛冠而去了?為何今夜又突然匆匆到訪。”

“特請趙大官人救命來也。”李佑連忙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秦開始直播歷史

雲拂露

大明:我,朱允熥,開局救活大哥

炸魚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