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4章 削藩合併大計,天唐,格魚,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隆基終於還是提起了安祿山。
張瑄心裡冷笑,嘴上卻恭謹道,“陛下,安祿山雖未真正從賊謀逆,但與榮王亦有勾結,這是板上釘釘的事兒。否則,榮王叛亂兵敗,安祿山就不會不奉陛下詔命便潛逃回范陽。”
“陛下,假以時日,安祿山必反。”張瑄輕輕又追加了一句。
李隆基嘴角輕輕了一下:這種話早在幾年前就有人跟他提過多次,而楊國忠更是不斷彈劾安祿山有謀反不臣之心。
但以前李隆基都不以為然、沒有放在心上,等他回過神來的時候,安祿山已經坐大坐強,此刻就算是李隆基想要收拾安祿山,都不敢輕舉妄動,生怕一個不小心會逼反了安祿山。
安祿山要舉兵造龘反,對大唐江山的傷害力量可就大了。
“張瑄是如今安祿山坐擁三鎮之軍,哪怕是朕,也不得不顧忌三分。”李隆基眸光中閃過一絲陰狠,卻是長吁短嘆起來
皇帝真的老了,心態都變了。要是往昔,皇帝怎麼可能當著一個臣子的面如此暴露內心的真實想?高力士站在李隆基身後,心裡也是感慨起來。
“陛下,安祿山的兵權必須要削弱,否則尾大不掉,最終會難以收場。”
李隆基長嘆一聲。
“陛下,安祿山一人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擁有大唐接近過半的軍馬。如果再不加以削弱,一旦安祿山起兵謀反,朝廷將難以控制局面。榮王謀反前車之鑑在前,還望陛下三思!”
張瑄起身深躬拜了下去。
李隆基目光閃爍不定。
“臣知陛下擔心朝廷削弱安祿山的權力,會引發安祿山的反彈,甚至會逼反安祿山。然在臣看來,只要朝廷削權的動作柔和一些、且不要專門針對安祿山一人,安祿山就只能接受現實。”
“朝廷要削藩而不是削安!安祿山還有何話好說?”
“削藩?此話怎講?”李隆基眼前一亮,沉聲問道。
“陛下,臣以為,陛下可借榮王謀反一事,趁機下詔整合天下十大藩鎮,縮減為八大藩鎮大都督府。”張瑄上前一步,壓低聲音道,“安西、北庭事關大唐邊防,可保留;可將河東一部、隴右一部、朔方一部劃歸河西,設立河西大都督府;隴右與朔方餘部併為一體,設立隴朔大都督府:將平盧一部劃歸渤海大都督府,將河東一部劃出,與河南、東都諸州禁衛軍合併,設立河南大都督府,拱衛京師;河東、平盧、范陽三鎮餘部合併,設立範陽大都督府;將山南、嶺南一部併入劍南,設立劍南大都督府。”
“安西、北庭、河西、隴朔、渤海、河南、范陽、劍南八大大都督府,分掌大唐兵馬。朝廷設立總領天下兵馬大都督府,由陛下任天下兵馬大都督,節制各鎮大都督府。如此一來,就無形中削弱了安祿山三成左右的力量……朝廷整體調控調動,安祿山也就無話可說了。”
“縱然心裡怨言,此刻,他也反不起來。因為安祿山的根基在平盧、范陽,河東一鎮掌控時間太短。三成力量被削弱,安祿山只能隱忍下來,繼續積蓄力量。然待朝廷將天下兵馬大權收歸中央,區區一個安祿山又何足道哉?”
張瑄聲音激昂,侃侃而談。
李隆基越聽心裡越舒服,緊皺的眉宇漸漸舒展開來。
其實張瑄的話只說出了一半,另外一半他沒有說。他的最終目的是推進大唐地方軍政權力分開,文官行政系統與軍事系統互為掣肘、互為制約,徹底改變大唐現行這種軍政合一的藩鎮集權體制。
但他知道,暫時來說,這還只能是一種構想,無推進實施。如果真要徹底錄離各鎮節度使的地方管理許可權,恐怕引起反彈的就不止安祿山一人了。
“八大大都督府,總領天下兵馬大都督府,朕親任天下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