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3章 張瑄的大境界,天唐,格魚,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瑄止步,緩緩轉過身來,凝視著李白,淡然笑了笑,“太白先生,不知有何打教?”

李白生性狂放不拘小節,不畏權貴,面對張瑄這種當朝權臣也是毫不怯場,他藉著酒意斜著眼眸大聲道,“李白遠在千里之外,就聽聞了張大將軍的名聲,有長安第一才子的美譽。然李白不遠千里而來,當面一見,卻現大將軍的才子之名其實不過如此,徒負盛名爾。”

“才學如何尚未可知,但這氣度、心胸卻是差了幾分。”

李白的話不陰不陽不冷不熱,充滿了挑釁之意。

周遭的賓客聽了,多吃了一驚,心道張瑄如今權勢沖天,哪怕是楊國忠都要禮讓三分,何況是你李白一個布衣文士!

不過,李白如此倒也不讓人奇怪。當初,李白在玉真公主薦舉下初次入朝,放浪形骸蔑視權貴,曾經當面“調戲”過李林甫和高力士,就是對皇帝李隆基,也並不是那麼卑躬屈膝。

萬春扭頭向這邊看來,清澈的眼眸中光彩一閃,隱隱射龘出了幾分期待的情緒。

她恨不能讓李白和張瑄當場“鬧”起來,她好看看熱鬧。

她倒也不是居心不軌,而實在是天性如此,喜歡“湊熱鬧”。在她看來,李白和張瑄這兩個當世才子,鬥詩鬥文一定是相當精彩的插曲。

楊玉環和楊三姐對視了一眼,交換了一個無語的眼神。

在兩人看來,李白雖是大才,但張瑄的才氣也差不了多少。在這種場合下,在李白一而再、再而三地“邀鬥”下,張瑄不應該退避三舍一一與他一分高下又如何?如果能壓住詩仙李白的風頭,張瑄個人的名望豈不是會更一層樓?

可惜她們並不懂張瑄的心思。

在場眾人中,大概也就只有崔穎明白,張瑄之所以不回應李白的“挑釁”,並不是畏懼,更不是擔心會在李白面前栽跟頭,而是認為沒有必要。

事實,以張瑄如今的身份地位,他所作之詩縱然才情略遜於李白,在場眾人也會給予很高的評價,喝彩聲甚眾。因為張瑄手裡的權力。

這就跟皇帝與臣子鬥詩,皇帝的詩好與不好並不關鍵,關鍵之處在於,誰敢指摘皇帝的詩才不佳?

既如此,他又何必去跟李白計較什麼詩文的短長?

顯然沒有任何意義。

但李白卻明顯有些不識趣、不識時務了。如此咄咄逼人,張瑄的姿態再高、涵養再深,也生出了幾分怒火,覺得這人有才則是有才,其實卻有些不知進退自命不凡的樣子。

李持盈嚇了一跳,生怕李白的蔑視和傲慢,會徹底激怒張瑄。

雖然李持盈覺得張瑄也是名士,不會因為一點言語的細節跟李白“較真”,但張瑄如今畢竟身居高位,在權力高層站著,自有其不可挑釁、也不容挑釁的威嚴。

李持盈趕緊瞥了張瑄一眼,見張瑄神色不變,沒有“惱羞成怒”,這才暗暗鬆了口氣。

張瑄淡然笑了笑,“不作詩、不與太白先生鬥詩,便是風度心胸、格局不夠嗎?先生這話,張瑄看倒是失了當世詩仙的風度。”

“太白先生詩才絕世,名冠天下,號稱詩中仙人,天下公認。與太白先生相比,張瑄些許才學其實不值一提。故而,今日元詩會,張瑄實不願班門弄斧貽笑大方。”

“不過,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文采風流之事,向來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誰敢妄言自己天下第一,那就純屬是一種無知了。”

“太白先生以為然否?”張瑄揚手指著李白,嘴角曬然一笑。

李白傲然一笑,“李白自不敢稱天下第一,但自信在這詩文,並不曾落於人後——白願與大將軍當面一比高下,為娘娘、殿下和諸位大人助助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系統助我重振大明

牛牛狠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