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4章 猜疑,天唐,格魚,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祿山會趁本宮登基稱帝不久,起兵作亂?”
“只能說有這個可能。”張瑄心裡盤算著,此刻才是天寶十三載,距離歷史上安史之亂的爆發還有一點時間。但歷史的軌跡已經改變,誰知道安祿山會不會提前起兵?
張瑄又道,“臣更擔心的是,安祿山會勾結吐蕃和各路蠻夷,約定時間一起叛亂。”
“據臣所知,安祿山一直與吐蕃賊人有秘密的聯絡,臣在隴朔,一直嚴密封「啟航冇水印」鎖范陽通往吐蕃的路徑,原因就在於此。”
“還不僅是吐蕃,西南的南詔國,也不得不防。安祿山本是胡兒出身,他與蠻夷多有往來,此事朝廷不得不防!”
張瑄的話一說完,李亨的臉sè一變,沉聲道,“本宮也是這樣想的。劍南的安思順是安祿山的族兄……此人在劍南,本宮心甚不安——子瞻,陳相,本宮有意將安思順暫時留在京師任職,劍南藩鎮一職由劍南大都督府副大都督鮮于仲通替代,你們意下如何?”
張瑄皺了皺眉,立即開口反對道,“殿下,臣以為不妥。”
“安思順與安祿山不同,安思順沒有野心,他一向對朝廷忠誠不二。臣斷言,安思順必不會從安賊謀反。”
“劍南一鎮即要防備吐蕃,還要經略南詔,事幹重大。安思順為人沉穩,有膽有識,有他在劍南,朝廷可以無憂。鮮于仲通此人好大喜功,才能不足言過其實,若是讓此人取安思順而代之,劍南必亂,萬萬不可!”
張瑄起身向李亨拜了下去,慨然道。
陳希烈遲疑了一下,也贊同道,“殿下,老臣也以為,安思順不會反,而鮮于仲通更不堪為重用。”
李亨的神sè有些搖曳,他畢竟還是有些不太放心。畢竟,安思順是安祿山的同族,萬一安思順從劍南追隨安祿山反叛,大唐朝廷就完了。而他這個皇帝的退路,也被堵死。
張瑄掃了李亨一眼,朗聲高呼道,“殿下,臣願意為安思順作保!臣以身家性命作保,安思順絕不會反!”
李亨嘆了口氣,望著張瑄道,“子瞻,知人知面不知心,你何苦為安思順作保?”
“臣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為信任安思順,另一方面是因為安思順是最好的經略劍南的藩帥人選。目前朝廷以穩定為主,若是調離安思順,必會引起劍南動dàng,引起南詔和吐蕃的覬覦。一旦劍南亂,甚至是被吐蕃人抓住機會攻陷進來,朝廷危矣。”
張瑄聲音低沉,但李亨能聽出來,張瑄的聲音非常真誠。最起碼在這件事上,張瑄的態度秉公,完全是從大局出發。
李亨遲疑了一下,卻是揮了揮手沉聲道,“霍長青,派人速將安思順傳進宮來!”
……
……
安思順其實才剛剛出宮不久,還沒有回到他在長安的府邸,正在路上就又接到了李亨的傳召,不敢怠慢,立即扭頭回宮。
因為安祿山的存在,安思順在大唐官場上的地位非常尷尬。不僅是他,還有他的弟弟太僕卿安元貞,都受朝廷和朝臣的排擠歧視。
若不是有張瑄力薦,安思順要想就藩劍南,難如登天。
安思順與安祿山不同,安思順沒有野心,對大唐朝廷擁有極強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他與安祿山其實關係並不好,因為要避嫌疑,實際上安思順是竭力在與安祿山劃清界限的。
可惜,他終歸是姓安的。這個安姓,註定了他難以擺脫安祿山的yin影。
安思順有些不安地進了宮,在興慶宮門外下馬,然後通稟進宮。
一路在當紅大太監霍長青的引領下進了李亨的書房,見張瑄與陳希烈也在場,他心裡更加吃驚,不知道李亨召他過來所為何事。
“臣安思順,拜見殿下。”安思順大禮參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