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7章 史詩之戰(7),天唐,格魚,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光弼明白,兩寧州固然要保全,但張瑄大軍的安危更加重要。
若是張瑄的軍馬出現問題,大唐軍馬不僅會吃大虧,還會一路潰敗下來,最終會保不住兩寧州。
就算是勉強退守兩寧州,這場大敗也足以傷及隴朔大軍的元氣。而更重要的是,因此會得到朝廷的降罪,導致前面的諸多勝利果實瞬間化為泡影。
李光弼作為當世名將,心xiong視野膽識皆過人一籌,這是張瑄之所以重用郭子儀和李光弼的根本因素。到了關鍵時刻,郭子儀和李光弼這種大將就會發揮不能替代的作用。
李光弼稍加思量,便有取捨。
化留下一萬兵馬退守積石山下紮營,守衛兩寧州,主要目標是防禦北上的沙彌部一萬人。當然,沙彌懷著儲存實力的心思,行軍非常緩慢,等沙彌部趕到兩寧州時,或許這場史無前例的唐蕃戰事已經結束。
李光弼親率三萬大軍沒有去增援烏海一線的張瑄,反而揮師西進,大張旗鼓,擺出了一副進攻吐蕃王庭邏些城的架勢。
李光弼這個決定是極其大膽的。深入吐蕃境內,面臨的風險可想而知。但如此圍魏救趙之策,遠遠要比直接的救援更加有效力,除非赤柱想放棄他的王庭,否則,他必須回軍救援邏些城。
這樣一來,李光弼所部就起到了救援張瑄大軍的目的。
西北風呼嘯雖然吹散了漫天的yin霾,lu出了高懸於天際的一輪紅日,但寒風刺骨,切割面容生疼。
三萬軍卒嚴陣以待,氣勢肅殺。
李光弼全副甲冑跨在馬上,緩緩高舉長槍,向著西南方邏些城的方向大喝一聲“開拔,目標吐蕃王庭邏些城!”
三萬大軍頓時齊聲吶喊起來大軍開拔之際,刀槍如林旌旗漫天,震天動地。
烏海城原先是吐谷渾王國的一座要塞,後來吐谷渾被吐蕃滅國之後,烏海便被吐蕃人改造加固成一座中型城池,城牆高大,佔地極廣,非三角城可比。
而居住在此城中的也多是吐蕃東北一些中小部落的貴族。這些貴族各自有領地,但其領地和部民由屬下統率遊牧本人卻學大唐貴族一樣在城池中購置產業宅院,享受生活。
因為這些貴族的存在烏海城不僅有吐蕃正式的軍卒,還有大量的si兵。
烏海城守將桑巴錯有近四千人,三角城的拉巴所部3000多人,兩部相加足有近8000人。如果在加上城中各個大小貴族圈養的si兵,烏海城防守力量肯定超過一萬人。
這也便是嘉措帶一萬餘人增援過來並準備在烏海與張瑄大軍決一死戰的關鍵因素。
在嘉措看來兩萬多人鎮守一座烏海城,背靠腹地他的給養插重源源不斷,只要拖上一個月,孤軍深入的唐軍就會因為計給不力而不戰而退。
若是到了那個時候,嘉措率軍出城追擊,唐軍必然大敗而逃。
張瑄率大軍疾馳烏海城,然而還是晚了一步。唐軍趕至烏海外圍時,嘉措的援軍剛剛進城。
烏海城的桑巴錯和拉巴心裡正在忐忑不安,嘉措這一萬多援軍到來,無疑是及時雨。
兩萬正規軍加上數千si兵依託城防堅固的烏海城,固守一個月乃至更久沒有任何問題。
午後。
嘉措在桑巴錯和拉巴等部將的簇擁上,登上烏海城樓,眺望著那黑壓壓一大片從青海湖東南奔湧過來的唐軍洪流,目光漸漸變得無比的凝重。
嘉措與桑巴錯和拉巴不同,他鎮守吐蕃東北方向自成一鎮十多年與唐軍交戰何止一次,深知唐軍的戰鬥力並不低。而且,唐軍擅長功城或者防守戰,與唐軍相比吐蕃騎兵還是更適合正面衝鋒,戰陣廝殺。
在這種攻防戰上吐蕃軍遠遠沒有唐軍有耐力、韌勁和經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