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85節,國色生梟,沙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楚歡儘量讓自己從震驚中平復下來,“這話是什麼意思?”
裴績正色道:“今日的天門道,並非出自太平正源,他們不過是藉助太平道的影響,蠱惑人心而已。而且天門道的行事宗旨,和太平道完全是背道而馳,我可以告訴你,太平正源,與天門道勢不兩立,猶如水火之別,所以你該明白,天門道不是太平道,而太平道,也絕不容忍天門道。”
楚歡聞言,問道:“大哥的意思是說,天門道並不是太平道?你與天門道並無關係?”
“你還願意叫我大哥?”裴績問道。
楚歡肅然道:“你我義結金蘭,宛若手足,一天是大哥,這一輩子也是我結義大哥。”
裴績眼中顯出一絲暖意,露出一絲微笑,點頭道:“不錯,我說過,天門道只不過是想披著太平道的皮囊而已,可是太平正源根本不承認,而且太平正源對於天門道的行徑,也是深惡痛絕,至若我和天門道,也並非沒有關係,如果說有關係,那便是水火不容,不共戴天!”
楚歡摸了摸下巴,還有些迷糊,問道:“大哥,你說的我不大明白,你說的太平正源,又是什麼意思?”
“太平道出於道家,如果說道家有經天緯地之才的宗師,創立太平道的張角絕對是其中一個。”裴績凝視楚歡,“二弟,這個人物,你當然不會陌生!”
楚歡點點頭,道:“我知道。”
“張角算是個不世出的天才,知天文地理,韜略兵法也是無不精熟,他以《太平青領書》為根基,對世人宣揚反對剝削,均貧富、主張平等互愛的道理,很得勞苦大眾的擁護,他以善道教化世人,縱橫天下十數年,教徒百萬,這百萬之眾在他手中,被他指揮的遊刃有餘,如果不是他早逝,地公將軍和人公將軍與天公將軍的能力相差太遠,太平道起事,也未必便會失敗。”
楚歡知道天公將軍是張角,而地公將軍和人公將軍是張角的兩個弟弟張梁和張寶,聽得裴績的語氣,對張角顯然是十分的讚賞,忽地想到什麼,問道:“大哥,張角是怎麼死的?”
他當初在安邑之時,倒聽神衣衛玄武千戶與木將軍對峙時說起過張角之死,據說張角是因為修煉《五行道術》中的烈火術被反噬,生生被體內之火燒死,也不知是真是假。
第一四八三章 太平正源
裴績並沒有直接回答,反倒是神情肅穆,反問道:“二弟既然聽說過太平道,也知道天公張角,那你可知道天公是如何去世的?”
“世間傳言,張角是因為患了重病,所以才因病去世。”楚歡想了一下,才輕聲道:“這是世間傳言,我也不知道事實是否如此?”
裴績搖頭道:“你說得對,這是世間傳言,天公真正的死因,當然不是因為患病。”頓了頓,才道:“二弟知曉,天公創立太平道的根基,乃是于吉等人傳下的《太平青領書》,這是太平道的至寶,玄奇莫測,乃是以陰陽五行解釋治國之道,其中的奧妙,絕非常人所能理解。其中不但有立國之道,還有治國之道、傳國之道,始終以陰陽為調,這世間萬物,分為陰陽,陰陽相合,世間自然就會協調太平,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也叫做《太平經》!”
“立國之道、治國之道、傳國之道?”楚歡倒有些驚訝,“如此說來,這《太平經》豈非是罕見的寶典?”
“確實如此。”裴績嘆道:“這《太平經》本來分為甲乙丙丁戍已庚辛壬癸十部,每一部有十七卷,共計一百七十卷。甲乙丙丁四部六十八卷乃是立國之道,戍已庚辛四部六十八卷乃是治國之道,而壬癸兩部三十四卷,便是傳國之道,無論立國,還是治國傳國,都極盡陰陽調和之術,萬法難破,其實如果天公當年不是早逝,按照《太平經》所述去做,很有可能便能夠真的建立一個太平之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