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遠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1節,桓容,來自遠方,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今以後跟著明公,是為政一方還是挺進朝堂,是做個權臣還是畫地稱王,必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總之,兩人決心已定,無論桓容作何打算,上刀山下火海絕無二話!
參透背後用意,桓容沒有多說什麼。
與其空口白牙,不如用實際行動證明,他們的決定沒有錯,跟著桓縣令有肉吃!
當下,青溪裡的宅院需儘快收回,宅院裡的藏金和珍寶都要運出,還不能引起外人注意。桓容一個人做不到萬全,將事情託付兩人,代表非同一般的信任。
荀宥鍾琳當場表示,明公儘管放心,事情交給他們,保證不出半點差錯!
調派人手之前,荀宥取出石劭的書信,並附有兩卷竹簡。
書信以米漿封口,竹簡用布袋包裹,袋口封死,纏繞在竹簡上的繩子更打著死結。
“送信人言,自郎君北伐,秦氏商船幾度往返,運走大量海鹽。因鹽瀆人口急增,糧食本有不足,交易的稻穀未曾增加,倒是絹布多出兩船。”
在廣陵時,荀宥和鍾琳大致瞭解過狀況,對塢堡的生意做出估算。
因定價關係,每船貨物的純利偶有起伏,架不住需求量大,細水長流下去,絕對是一筆不錯的買賣。
更何況,借生意同秦氏交好,無異於在北方結下盟友。只要不在短期內反目,無論明公今後有何打算,秦氏都將是一股不小的助力。
“僕從船上聽聞,陸續有胡商往鹽瀆市貨,除絹綢外,金坊的飾物尤其搶手。”
桓容點點頭,當著兩人的面拆開書信,看過一遍,又令婢僕取來小刀,拆開封死的布袋,取出嚴密包裹的竹簡。
“敬德在信中說,有吐谷渾和波斯商人入鹽瀆,乘的是秦氏商船。”
“秦氏商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