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遠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5節,桓容,來自遠方,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送到秦璟面前。
計算秦瑒和秦玖抵達的日期,秦璟聯絡城內的秦玦和秦玸,派出十餘騎,佯裝求援,進一步迷惑敵軍。
敵軍果然中計。
抓到派出求援的飛騎,未得到切實口供,卻繳獲秦璟的“親筆”書信,狄氏首領的最後一絲顧慮被打消,不顧天色已晚,帶著書信去見烏孫昆彌。
至於抓到的秦兵,暫時不能殺。要說服烏孫昆彌,這個人還有大用。
他離開不久,關押秦兵的帳篷前突然出現一個人影。
門前守衛沒有詢問,直接放行。
來人是漠北的一支小部落首領,常年遊走在靠近漠南的草場,同南來的商隊打過不少交道。
因其常同商隊市貨,部落並不僅靠遊牧為生,蔓延整個草原的大旱,對這支小部落的影響並不算太大。
損失的確有,卻非是活不下去。
這次隨大軍南下,實有幾分迫不得已。
實事求是的講,他並不想同長安為敵,更不想因為此事,斷了部落的財路。
遇有常年交易的商人秘密聯絡,許他不少好處,就為保住被抓獲的秦兵性命。首領考量一番,欣然應允。更送出回信,他願意把人救出來,並詳敘聯軍的具體情況,條件是能投靠長安,得秦帝庇護,舉部遷往漠南。
這一切,全都發生在狄氏首領的眼皮子底下,對方卻始終沒有半點察覺。
或許是專注於攻城之事,也或許是對小部落的天然蔑視。
總之,這支由敕勒人組成的小部落,成為撬動整個戰局的一顆棋子,正慢慢開始發揮作用,帶給高車和烏孫大軍的損失,幾乎是毀滅性的。
帳前的守衛早被首領買通。
因其出身氐部,在狄氏帳下不受重用,又常被莫名打壓,早含一口怨氣。敕勒首領遞出橄欖枝,以利誘之,雙方一拍即合。
“人就在裡面。”一名守衛手按長刀,舉起身側的火把,目光掃視四周,低聲道,“首領去見烏孫昆彌,那兩個漢人也跟了過去。再過半個時辰就要輪換,想把人帶出去,必要儘快。”
“好。”
敕勒首領點點頭,走進帳篷裡。見到一身鞭傷的秦兵,先表明身份,取出商人帶給他的信物,隨後開啟帶來的包裹,來不及為秦兵治傷,只能肉疼的餵給他一丸傷藥,利落的扯掉染血的短袍,給他套上敕勒部的皮袍。
“跟我走,莫要出聲。”
兩人離開之前,特地在帳中佈置一番,如不走近,秦兵仍似躺在原地,因鞭傷昏迷過去。
“走。”
敕勒首領向不遠處的勇士打出訊號,對方立刻會意,迅速繞過帳篷,悄無聲息的牽出戰馬。
帳前守衛拔出長刀,對首領示意。
立刻有十餘人上前,悄悄繞到落單的狄氏勇士身後,一刀斃命,拖到帳篷前,以長矛支撐,做出有人守衛的假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