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勢不可擋[快穿]_56,勢不可擋[快穿],甲子亥,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兩方各持說辭,爭執不下。
譚正眼角的餘光落在孟則知身上,心裡有了主意,他說:“齊兄,你怎麼看?”
眾人立時安靜了下來,他們疑惑的是譚正為什麼對孟則知這麼客氣。
孟則知也沒推辭,他拿過那兩篇賦,從頭到尾細看了一遍,點了點頭:“的確是各有所長,難分高下。”
“那這要怎麼辦?”眾人議論紛紛。
畢竟彩頭可只有一份。
“既然如此,”孟則知放下那兩篇賦,說道:“不如由我再出一道題,兩位重新比過如何?”
說著他拿過一張空白的紙,提筆蘸了蘸墨汁,一邊寫一邊說:“諸位不妨也都做做,若是做得好的,齊某這裡還有一份彩頭。”
這便是存了考校的心思了。
眾人神情各異,有些看不透孟則知的做法了。
譚正心裡不禁生出了一個大膽的推測,他勉強壓下心底的激動:“這個方法不錯,趙兄,陳兄,你們覺得呢?”
譚正都這麼說了,其他人心底就算是有再多的疑惑,也只能是按捺下來,紛紛說道:“也好。”
孟則知一放下筆,眾人便圍了上去:“文武之政,布在方策。”
卻是一道四書文,出自《中庸章句》第二十章,講的是魯哀公向孔子詢問治理天下的典故。
四書文也就是八股文,八股文章就四書五經取題,是院試(童生考秀才),鄉試(秀才考舉人),會試(舉人考進士)的必考科目。
在座的絕大部分書生都還只是個童生,這樣的題對他們來說有點難了。
幾人埋頭苦想,竹林裡很快就安靜了下來。
聽著遠處傳來的絲竹聲和喝彩聲,孟則知接過小廝遞來的茶水,不緊不慢地喝了一口。
率先寫完的是趙煥文,然後是譚正,又過了兩刻鐘,其他人也都陸陸續續地寫完了。
孟則知一份份地翻看了過去,然後挑出其中四份來細細的讀了一遍,他不吝誇獎:“不錯,不錯。”
他抬頭看向譚正四人,臉上的欣賞之意越發濃烈,他說道:“你四人可願拜我為師?”
此言一出,眾人莫不是驚愕失色。
孟則知解釋道:“我乃新任武定州州學學正。”
“學正?”
幾人直接懵了。
譚正率先反應過來,撩起袍子跪了下去:“學生等見過學正大人。”
其他人這才反應過來,紛紛跪了下去。
“都起來吧。”孟則知一臉溫和,再次問道:“你四人可願拜我為師?”
聽見這話,譚正心跳如雷。
果然——
看孟則知的年紀,他起初還以為他是哪個大戶人家的公子少爺,怎麼也沒想到對方竟然會是州學的學正。
學正啊,說明孟則知最少也是個舉人出身。
要知道武定州已經十多年沒有人考中舉人了,所以州里各大私塾的塾師多是秀才出身,所教授的知識有限不說,除非他們給出豐厚的束脩,否則他們根本就不願意收他們,而且即便是收了他們,也不會盡心去教導。
——因為他們是商戶。
歷朝歷代都苛待商人,大幹朝尤甚。
只因當朝太|祖皇帝當年曾給商人做過馬伕,受過主家不少的虐待,所以他當上皇帝之後,就立即將商賈悉數打入賤籍,對商人加徵重稅的同時,又規定商賈及其子孫不得科舉,不得穿綾羅綢緞……
一直到先帝繼位,因為連年天災,國庫空虛,流民四起,朝廷為了從商人手裡多撈些錢,又不想把商人都給逼反了,於是就頒佈了一條新法令,允許捐資三萬六千兩以上的商賈的子孫參加科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