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騎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7節,穿越者,驍騎校,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少年時候作為太學生就因上書彈劾權臣丁大全而聞名天下,並稱為六君子之一,從政之後也彰顯了他與生俱來的政治鬥爭上的天賦,先是投靠賈似道青雲直上,賈似道倒臺後立刻反戈一擊,升任丞相,謝太后被迫投降,將行朝委託給陳宜中和江萬載,就在流亡過程中,這位丞相依然不忘內鬥,排擠文天祥,貶走陸秀夫,當第一位小皇帝因墜海驚懼而死後,陳宜中藉口去占城借兵,一去不復返。
如今,流亡朝廷起死回生,崖山大勝,連克廣、泉二州,誅殺蒲壽庚,逼走張弘範,又在流求穩固立足,開啟局面,遠在占城的陳宜中便匆匆趕來,企圖重新掌權。
但是右丞相的位置已經被文天祥坐了,不可能讓出來給陳宜中,而且陳宜中作為前任丞相,不可能擔任較低的官職,於是朝廷經過商議,任命陳宜中為平章軍國重事。
這個官銜是北宋時期設定的,地位在丞相之上,只是一種最高榮譽,不參與朝堂決策,但在南渡之後,平章軍國重事就變成了朝廷的最高實職,韓侂冑,賈似道都曾經擔任過這個職務,獨攬軍政大權,如今陳宜中出任平章軍國重事,在面子上大家都過得去,在裡子上,誰的利益也都不受損害,畢竟軍政大權的歸屬已經劃分完畢,陳宜中這個平章軍國重事再次成為榮譽職務。
崖山之後,朝廷內鬥的趨勢又開始顯現,流亡政府什麼都好,就是冗員太多,而且都是有品級的官員,這幫人打仗不行,幹實事也不行,在行的只有吟詩作賦、飲酒品茶狎妓,以及互相傾軋,爭權奪勢,文天祥和陸秀夫都是實幹派,不用他們,陳宜中來了之後立刻將這幫人收攏起來。
高雄港內的一艘畫舫上,平章軍國重事陳大人和一幫穿紫袍佩金魚袋的三品以上官員齊聚一堂,把酒言歡,在座的都是不得志的散官,有品級無差遣,俸祿又少,唯有抱緊陳宜中的大腿,才有一點出頭的可能性。
陳宜中尚在收集情報階段,在他離開的這段日子發生了很多大事,對於朝廷的基本情況需要重新瞭解。
散官們七嘴八舌一通說,陳宜中有了大致瞭解,目前朝廷分為三個派別,實力最強的依然是以樞密副使,行軍元帥總督兵馬使張世傑為首的武將派,其次是文天祥和陸秀夫為首的文官們,第三股勢力是新加入的一群妖人,他們代替了原先的後黨,成為和楊太后、小皇帝最親近的人,雖然人數最少,但那個叫劉彥直的傢伙出任殿前司都指揮使,手上有兵權,實力不可小覷。
陳宜中在政壇上摸爬滾打多年,立刻做出決斷,先拿後黨開刀,把殿前司捏在手裡,文天祥和陸秀夫並不是自己的對手,論資歷,論能力都差了很多,擺平這倆人也不難,剩下一個張世傑嘛,可是留著,畢竟還得有人打仗不是。
他手上有兩張牌,一是監察御史,二是江鉦,監察御史自不用說,專門咬人用的合法工具,江鉦是江萬載的兒子,前任殿前司都指揮使,因與張世傑不睦被貶走,這是一枚重要的棋子,陳宜中都想好了,把劉彥直排擠下去,讓江鉦官復原職,掌握了禁軍才能從容做事,畢竟流亡海外,皇帝年幼,兵權才是硬道理。
劉彥直身上可抓的把柄實在太多了,其人平素喜歡和百姓、軍士同吃同住,下田插秧,進山打獵,往輕裡說是行為不端,有失官體,往重裡說就是邀買人心,意圖謀反,還有他經常出入宮禁,和小皇帝身邊的女官過從甚密,一個穢亂宮闈的帽子扣上,一點不冤枉。
“暫且就這麼辦吧。”陳宜中道。
“大人,怕是不起作用,反而打草驚蛇啊。”有明白事理的官員勸道,後黨乃是實權派,言官輕飄飄的幾句話肯定扳不倒他們,反而會引起瘋狂的報復。
陳宜中笑而不語,他心裡有數,天之聖眷算什麼,民意軍心算什麼,只要犯了大忌諱,哪怕功比天高也是白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