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5節,避寵,鹿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淑妃是第二個主動提起楓櫟的人,上一個是寧妃。
林桑青並沒有卸下對淑妃的防備心。
在她和蕭白澤牢牢將江山掌握在手中之前,宮裡的每一個人都值得防備,淑妃她爹是權勢滔天的季家家主,所以,她在防備的頭號名單上。
端午節在日益一日的炎熱中緩緩到來,經過一個月的緊張籌備,一場聲勢浩大的端午宴會即將在綺月臺拉開帷幕,主人是心血來潮的太后,賓朋是乾朝達官貴人們的家眷和兒女。
按理說宮裡的設宴之所是保和殿,每逢大節慶,保和殿的殿門終日不關。但太后一改常態,要林桑青把設宴之所改在綺月臺,縱然心中滿是不解,林桑青也只能按照太后的意思行事。
賓客的名單是由林桑青擬定的,太后做最終定奪,是以最後到底請了哪些人來赴宴,林桑青不是十分清楚。
大宴當日,晴空萬里,乾朝的山河籠罩在豔陽天下,一派盛世歡歌的好景象。喧囂的鼓樂從辰時便開始吹奏,樂聲有幾分宮廷的華美,又沾了些許民間的熱鬧,既高雅又接地氣,是林桑青特意請綺月臺的樂師新排的。
怕出什麼差池,這一日林桑青早早便起身到綺月臺,趕在賓客們陸陸續續趕來之前再仔細巡視一番。
綺月臺看上去一切正常,沒什麼不對勁的地方,蕭白澤特意派了一隊御林軍在此巡邏,當然,用的還是太后的名頭,說是怕出什麼差錯,惹太后不高興,所以才派兵在此巡邏。
林桑青心裡清楚,所謂怕出什麼差錯惹太后不高興的話是簫白澤說給外人聽的,他其實是怕這場由她操持的宴會上出什麼問題。
他在用帝王的權利替她做好後勤保障工作。
綺月臺有御林軍把守,應當沒有人敢搗亂,要是真有人想攪和這場宴會,只能在飲食上動手腳。是以林桑青命梨奈和其他幾個靠得住的宮女全程待在御膳房,寸步不離地盯著要上桌的菜餚,不給任何可疑的人靠近。
梨奈雖則看上去活潑好動,不怎麼踏實靠譜,但她做事情很是穩妥,不若寵愛女兒的林相不會讓她當陪嫁丫鬟。
飲食這一塊有梨奈看著,林桑青完全可以放心。
再最後看一遍歌姬和舞者們為晚宴準備的助興節目,亦沒什麼差池,林桑青終於安心。今夜準備的助興節目重點在琵琶曲上,負責彈琵琶的是個年歲約莫三十左右的婦人,按理說宮裡的樂師和舞姬到了一定的年紀便該自動請辭,把位置讓給年輕人,這位彈琵琶的婦人已經過了請辭的年紀,但她仍舊待在綺月臺,沒有出宮請辭。
林桑青原本不解其中的原因,然而當聽第一次聽到她彈奏的琵琶曲時,她突然懂得了一些——她彈奏的曲子好似有靈魂,彈到熱切的地方令人忍不住起身拍掌,彈到哀傷的地方讓人眼眶溼潤,心底不由得升起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的感慨,令人不捨她出宮請辭。
回繁光宮換晚宴要穿的衣裳之前,林桑青特意把彈琵琶的婦人叫到一邊,面帶微笑同她道:“你的琵琶彈得不錯,背料是黑紅木做的吧?繁光宮裡有一隻紫檀背料琵琶,應當是之前住在那裡的妃嬪留下的,待晚宴結束後,你去繁光宮裡把它取出來吧,賞給你了。”
彈琵琶的樂師喜不自勝,她抱著自己的黑紅木琵琶,屈膝道謝道:“多謝宸妃娘娘。”
林桑青灑脫微笑,“謝什麼,好馬配好鞍,師傅的琵琶彈奏得這般好,合該用價值連城的紫檀琵琶。”
第125章 第一百二十五章
與淑妃在御花園偶遇並“被迫”聽到她身邊的姑姑所說之話以後,林桑青已經和蕭白澤打過招呼,讓他儘量減少到繁光宮裡來的次數,多到蒔微宮和淑華宮走動。
蕭白澤雖然答應隔三差五到淑妃和寧妃的宮裡用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