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9節,避寵,鹿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她對太后所頒的懿旨持懷疑態度——陪姐姐?被她們的姐妹情深所感動?呵,從淑妃昨日的表現看來,她沒有想要季二小姐留下來的意思,倒像是巴不得她趕緊離開,離得遠遠的才對。
思及淑妃之前說的自怨自艾的話,林桑青似乎又明白了什麼,但她近來思慮的事情比較多,心累不已,著實沒有心思再去往深層次考慮。
且擱置到一旁吧。
第133章 第一百三十三章
昨夜的直覺沒錯,讓林桑青心生懷疑的那把新紅木琵琶裡果真剖出了東西,是把木柄匕首,為了防止匕首在琵琶內發出聲音,特意拿軟布裹了好幾層,可見計劃之周全。
可惜啊,再周全的計劃也沒有逃脫林桑青的火眼金睛。
沒等她將此事通報太后,綺月臺那位彈琵琶的樂師便自己吊死了,她該是怕她會刑訊逼供,逼她說出幕後指使的人,是以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徹底封上自己的嘴巴。
是的,林桑青可以肯定,綺月臺那位彈琵琶很好聽的樂師不是主謀,她是受人指使,或者說是受人逼迫。
但凡圖謀不軌的主謀,大多深藏不漏,心機深沉如海,哪怕大難臨頭也能維持正常的神色,巧舌如簧地進行辯解。而那位樂師,抱著琵琶出來的時候看上去就很心虛,就差把“我有問題”這四個大字刻在腦門頂上了,心態如此脆弱的人怎麼會有膽子在宴會上行刺呢?
林桑青不知樂師想要行刺誰,但首先排除她,正式上場表演之前她去過綺月臺多次,樂師多的是機會殺掉她,但她並沒有這樣做。
可能是太后,可能是皇上,可能是當日赴宴的任何一人。
如大海撈針,無從查起。
當白瑞把從新紅木琵琶中剖出的匕首呈上來時,梨奈才後知後覺發生了什麼,小丫頭向來嫉惡如仇,當即掐著腰憤憤不平道:“娘娘,要梨奈去綺月臺把紫檀琵琶取回來嗎?那樣好的琵琶,可不配給心思叵測的人用,憑白糟蹋了好東西。”
林桑青捏捏她肉乎乎的大圓臉,“送人的東西豈有再收回來的道理,梨奈,那把琵琶咱們不要了,就當是給她的陪葬吧。”
不管別的事情有多複雜,林桑青相信,那位樂師一定很喜歡彈琵琶,只有真正喜歡彈琵琶的人,才能夠彈奏出讓人沉淪的美妙樂曲。
只可惜,以後再也聽不到了。
晌午,林桑青收拾好複雜的心情,提著食盒去啟明殿,給伏案批閱奏摺的某位爺送午飯。
簫白澤喜著花青色衣衫,除非上朝或是其他重大場合穿明黃色的帝王服外,其餘時間他大多著花青色的長衫。
旁人著長衫大多充斥著書卷氣,看上去像溫文爾雅的書生,譬如魏虞。但簫白澤身著長衫時與溫文爾雅四字全無關係,一眼看上去,只覺得慵懶而合適,飄飄然若仙君臨凡,可能與長相和周身氣度有關。
手裡拿著的一卷奏摺還剩小半沒看完,簫白澤繼續坐在書桌前,提筆在奏摺上圈圈畫畫。
林桑青提著食盒走到用餐的偏殿,把食盒裡的菜餚一件件端出來,她隔著垂落的輕紗簾子問他,“昨夜我等了許久,末了實在熬不住,沒等到你來便睡著了。哎,尊敬的皇帝陛下,說過的話可是要兌現的,我想聽一聽你昨夜失約的原因。”
最後落下一筆,簫白澤將狼毫筆放在架子上,平攤開剛批閱好的奏摺,讓墨跡自然晾乾,他朝林桑青走去,邊走邊解釋道:“昨夜我著實醉的厲害,意識都有些恍惚了,不得不離開。本來想履行和你之間的約定,到繁光宮叨擾你的,誰知回到啟明殿便睡了過去,直到今兒個早上才醒。”
走到林桑青身邊,他伸手圈住她,輕嗅著她頭髮上的香氣,“好了好了,我曉得失約了,往後我絕不會再在你面前失約,說過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