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穿到明朝考科舉_301,穿到明朝考科舉,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此清楚地反駁祝朋友那段崔美人的推論?戚致遠公在文中既已說明白了崔世兄與那女子並無瓜葛,我也盼各位朋友與人談及此事時,也幫我這位世兄澄清一二。”
祝允明倒有些心虛,嘆道:“是我以己度人了……回到吳中,我自然用心為崔大人分辯。”
他是蘇州人,要應江蘇鄉試,王守仁則是應浙江鄉試,幾人在南京買了新出的參考資料和漫畫,還得各回家鄉,準備考試。眾人臨別時交換了名帖,王守仁拱手道:“我今科若能中,就要帶夫人回京依老父居住。諸位將來若要進京,可先到我家中一敘。”
眾人都道:“明年若能赴會試,必定先到王賢弟家中拜訪。”
這一科鄉試竟是群賢並舉的一科,王守仁、祝允明、顧璘等人俱都中舉。九月鹿鳴宴結束後,王守仁收拾了這些日子的詩文,買了最新一期錦衣衛連環畫,帶著夫人諸氏北上歸家。
船上地方小,也沒什麼正事可幹。白天是江水滔滔,晚上是燈火照夜,一連數日風景都沒什麼變化。王守仁又剛考完鄉試,不急著讀書,就翻出些兵法、道經,靜靜在船艙裡看書度日。
諸夫人也略識些字,卻算不得才女,更與王守仁談不了兵法國事,就在窗邊刺繡,偶爾看看錦衣衛連環畫。
那書畫多字少,又不費眼,正適合在船上看。
王守仁見她愛看,便笑著說:“南京的書是從京裡運來的,賣得慢,還是北京方便。京裡有最新的連環畫,還有等身大的人像,小像,你喜歡哪個,到家我給你買來。”
諸夫人溫柔一笑:“但凡是你買的,我哪個都喜歡。這連環畫雖是畫書,看著不似那些文人寫的正經,文字卻精煉耐嚼得很,也不知是什麼人寫的。”
王守仁也不知是什麼人寫的,隨口答道:“我倒不曾問過。來日見了崔世兄,替你問一聲罷——不過這寫書人都是故意隱去姓名,恐怕崔世兄也不會輕易告訴我。”
諸夫人自不願令夫婿為難,便笑了笑:“妾身不過隨口一問,何必定要知道其人?但能玩賞‘雙環雜佩搖丁東,少年通籍明光宮,每逢天子賜顏色,長與大夫歌退公’這樣的妙句便夠了。”
這首詩正是安千戶初登場時的定場詩,不知作者是誰,詩句卻精妙絕倫。但在這清寒江風中,那首充滿少年意氣之作卻不如後面安千戶隨倭寇海船到他們聚集的海外小島,隔海遙望故鄉餘姚方向,吟詠的“舊書舊舍故無恙,某水某丘安可忘”更觸動他。
這一去餘姚,恐怕就要在京裡呆下去了,他的在家鄉的舊書舊舍,某水某丘,往後也當深深印在胸中,無時或忘……
不過安千戶的家鄉竟也在餘姚,這倒是跟他家甚有緣份。
他旋即把這念頭壓進心底,直到回京見著崔燮之後,才又想起關於錦衣衛連環畫及其作者的問題來。
這事其實是崔燮先提的。
王守仁到崔家拜訪時,跟他說了些江南有人流傳他和崔美人有私的傳言,請他索性寫篇文章澄清。
崔燮的臉當場就綠了,咬著牙問:“崔美人這說法竟也傳到江南了?豈有此理,不過是以訛傳訛的流言,怎麼比那麼多有憑有據的實證傳的還遠!”
戚縣令都給他洗白了,那些傳謠的竟然還在傳!大明朝怎麼沒有轉發五百下獄的法令!
王守仁見他真動了氣,連忙勸道:“其實有這想法的人也不多,我還特地叫他們替世兄澄清真相。那些人有個吳地最有名的才子祝允明,他的話想來信得人多,慢慢的也就把這件事論清白了。”
祝允明……
祝枝山!
四大才子!!!
周星馳版四大才子的臉瞬間刷過崔燮的腦海,驚喜過大,激動得他連被傳了暗戀自己以致不肯成親的緋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