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穿到明朝考科舉_298,穿到明朝考科舉,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管國事,竟跟他們太監比著做法了!

可他一個五十餘歲的老太監,無論年紀容貌都爭不過崔燮;論法力,也不及他實績在手,調好了國丈與天子兩人的身體;更不用說崔燮還有一項翰林侍講的本職也幹得極好。無論從哪方面比較,崔燮都死死壓著李廣抬不起頭來,他在天子眼前再難回到當初地位,就只好走皇后這條路。

而張皇后最寵愛的,莫不過兩位國舅。

原先他一心走仙師路線,不屑放下身段討好還是小毛孩子的國舅,如今卻不得不向權勢低了頭。

然而他哪怕他低下了頭,這世界也沒對他溫柔以待。

兩位國舅轉頭就上了一本,把他這一番話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天子,說他意圖用聲色犬馬引誘賄賂國舅,透過他們兄弟引皇后干預大臣家事。還有這麼個太監竟有莊園,畢竟定貪索得來!幸虧他們兩個跟著謝鎮撫學斷案多年,一眼就看穿了這閹豎干政的本心,豈能容他在宮裡作亂!

他們倆試斷了這麼多場假案,終於有機會斷到真案了!

國舅上摺子告太監亂政,真乃千古未有之奇聞。四位閣老看著這份通政司遞上來的奏摺,不由得面面相覷,都有種不知身在何處的感覺。

還是徐溥最先回過神來,清咳一聲說道:“難得兩位國舅賢德清正,可算是外戚表率。那李廣先前就曾以道法妖術引誘聖上,如今又有國舅奏明其不正之心,依我看,合該有所處置。”

這內監必定有弄權之心。

劉健、丘濬也是寫過經牌讚語,改擬過神仙封號的,都知道背後有太監手筆。不過這太監自元子誕生後就不怎麼弄權生事,他們做大臣的又不好管宮中事,是以不曾多問。如今卻是國舅上告,又有證據,可不正是叫天子遠離這奸宦的好時機?

三人也不管劉首輔,自顧自地寫小票,反正只要是劉首輔想插一手的事,他到時候自會把名字寫在頭一個的。

劉首輔神色悠然地看著奏章與他們擬的墨票,直到那份國舅奏章送上來,他才多看了兩眼,提筆簽下了名字。

弘治天子收到小舅子告李太監的奏章,受的驚嚇也不比閣老們少。

一邊是皇后心頭肉的國舅,一邊是有仙術符法的前寵監,弘治天子兩難決斷……但最終因李太監的符法和祈禱術不如崔侍講的養生術管用,這法術是摻了水的,天子留給他的聖恩不免也摻了些水,抵不過對皇后的偏心。

天子沉吟良久,把“姑恕之”改作了“查其田產來歷”,教東廠處置。

從成化年間就一直小透明,到了弘治年就更透明的東廠,終於逮著一樁大案了。東廠太監楊鵬不敢敷衍,從錦衣衛借調瞭如同包拯身旁公孫先生一般有才能的李千戶,兢兢業業地搜查李廣田產來處,還親自帶人抄了其家,搜出許多朝中官員行賄的賬冊來!

廠內掌刑千戶、百戶跟在李千戶身後,沒口子地叫著“李兄”,恭喜他又破一樁大案,皇上封賞指日可待。

李千戶搖著抄來的名單,就如諸葛亮搖著羽扇般,悠然嘆道:“這案子是兩位國舅的功勞,我有何功可論?何況我也不願在此時升遷——下一部錦衣衛雜劇聽說是十四千戶殺去倭國的,我若離了這中所了,那共抗倭寇的十四所千戶豈不就不齊了?”

他真個是視名利如糞土,不恃功,不求名利之人,寫案卷時不特別深寫自己的功勞,反倒把兩位國舅目光如炬,一眼看出李廣本質的事誇了又誇。

楊廠公向天子彙報案子結果時,也刻意誇了國舅,只說:“國舅之能,連錦衣衛中特享謀士之名的李千戶都要讚譽,不愧是皇后親弟。若非兩位國舅一眼看出李廣懷藏奸佞之心,奴婢們竟險些放縱了這等挾奸舞詐、狼貪鼠頡的賊囚迷惑聖上!”

天子看著文書中一條條朝中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寂靜江上

丁墨

心動難忍

午時夏風

吃瓜少女的副本世界之旅

橙子糖雨

非同步追兇

龍潭散人

仙堂

祈汕染

修真世界之風雲錄

歸墟海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