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穿到明朝考科舉_312,穿到明朝考科舉,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別的都和自己家事一樣清楚,當即答道:“崔侍講的老父當初因貪賄落入錦衣衛詔獄,後來官司斷明,罰的他去榆林輸米。他一個讀書人,哪經得住這麼來來往往奔波?當時生了重病,就信了一個不知哪來的道士, 養著他在家燒丹煉藥,一吃就吃了兩年,這回怕是吃出的禍事……”

先帝憲宗就是信妖道、服仙丹,因中了丹毒,腹洩不止而亡的。如今崔家這位老父竟也是因服丹身故,天子不只同情,還有幾分感同身受,感嘆道:“又是這些妖道煉丹害人。崔先生自己就善養生,他父親怎地不信他,偏信了道士!”

覃公公適時誇了一把皇上:“崔大人的養生法雖有驗效,可養生時得先食素鍛體,非有大毅力者安能堅持得住?陛下是天下明主,不耽溺於美食安逸,可崔榷就是個尋常老人,哪能受得住這樣清苦的日子?又要長生又要安樂,也難怪他叫道士騙了,連他老母和那麼多兒子都勸不轉。“

天子感嘆了一陣,可惜崔燮這官職太低,夠不著奪情的底線,只能賜些綢緞布帛,給勘合路引,許他回鄉守制。

崔燮要回鄉,兩位國舅不好再住在老師家,便收拾東西回國丈府。祝舉人也要告辭,卻叫兩位國舅比老師還強勢地搶回家,讓他近距離體驗少年錦衣衛的真實生活,方便他取材寫稿。

這倆熊孩子真不能沒人看著啊!

張家兄弟帶著祝允明上門弔唁時,崔燮才知道這倆熊孩子幹出的事,忙替他們跟祝大手道歉,請他看在自己的份兒上原諒弟子一回。

祝允明大度地說:“侍生答應了給崔大人寫《少年錦衣衛》,不管如何,都得把文章寫定了再離去。大人府上如今正居喪,學生也不能再若無其事地留宿,國舅們此時相邀,倒省得學生另覓居住了。”

見他說的挺真心,不像含怨的樣子,崔燮才略鬆了口氣,道:“你若覺著住他們家不方便,就還回侍講府吧。我已將那邊託付給了謝大人家看顧,張家兄弟無事時也要去跟謝兄學武,你們要探討寫書的事也方便。你住的院子又與花園不相接,清清靜靜的,若有朋友也可叫到家裡小聚,比住外頭方便。”

說著冷冷掃了張家兄弟一眼:“別以為祝舉人替你們說話,為師就不問你們搶人的事了。”

兩位國舅後頸的寒毛直豎起來。

崔先生要折騰弟子,那花樣兒可是日日翻新,想避也避不了。哪怕他過不久就得扶棺回鄉,在京裡不也得停個三七五七的?這些日子就足夠把他們倆折磨得死去活來的了!

然而他們老師身當喪父之痛,性情竟比平常溫柔了許多,沒狠罰他們,只說:“我從前抄記了些洪武、永樂朝平海寇的記錄,還有日本國遣來國子監就讀的監生們的文章,都在我侍講府書房裡。如今應當是謝鎮撫遣人收著,你們就問他要書來抄一遍,原稿還給我留下。祝舉人寫《少年錦衣衛》時或能遇著,他目力不佳,你們替他念幾遍,到他用不著為止。”

這!這都是他們將來當大將、滅倭國時用的著的東西!這還算什麼懲罰啊!

老師果然是傷心過度,都不用心罰學生了!

張鶴齡兄弟又傷感又偷偷地有點兒高興,忙不迭地應下來。

祝枝山也悄悄鬆了口氣——住崔燮家裡,那是翰林愛惜才子,教導提攜他,住在國丈家算怎麼回事?雖說這兩位國舅名聲還好,可再好也是外戚,他這個文人久居國舅府,叫人誤會了甘為外戚做清客,名聲可不大妙。

他誠心謝過崔燮,道:“侍生必定為大人寫好新書再走。”

崔燮讚許地看了他一眼:“我倒不光是為了要你寫書強留你。就是你那眼鏡,王造匠他們正琢磨著,如今已做了一副單手拿的雙片眼鏡,你可以舉著它看書,自己調節遠近。只是驗不准你那眼睛配多薄的片子合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