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穿到明朝考科舉_239,穿到明朝考科舉,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樣的卷子不能取中,他這個房考官可以直接逐出簾了!

他不吝讚美地批下“樂最難言,樂以彰德之功,能發揮明白者僅見此作”之言,將文章品讀再三,又在空白處添上了幾個藍圈。

二十天的卷子判完,劉、曾二人同時向兩位主考官薦上這份卷子為本房經魁:“這篇雖是北卷,考生識量氣度之高卻不下於南方士子,文字亦莊雅雍容,頗有可觀處。詩經房中之卷雖有文采勝過此卷的,但論其見識之廣、忠愛之誠,能發經義深致之處,卻難有比得上他的。”

劉、曾二人與主考尹直都是科考大省江西考出來的,也算是有些同鄉之誼。尹直在閣中做到三輔,日夜想著再往前上兩步,正需要同鄉鼎力支援,兩名鄉黨合薦的卷子,自然要給些面子。

且這份卷子上印著“北卷”二字,北方學風遠遜南方,會試時取中的名額卻佔了百分之三十三,競爭並不激烈,取一張、黜一張卷子實非大事。

他有意賣個人情,便痛快地點點頭,將那份考卷取來擱在自己座前:“能得兩位房師力薦的,自當是可錄之卷,本官回去再細細批閱。”

副考官吳寬默不做聲,卻從案前取了那份卷子翻看,想看看其中是否有什麼暗記,能讓三位江西考官合力擇定它。

——實在是他被首輔萬安萬閣老大手筆的作弊給作出陰影來了。

因萬安之孫萬弘璧就參加今科會試,萬閣老為了叫孫子中試,竟請旨令南北二卷各分其百分之二給中卷,使中卷取試之數每百人中得十四人。這種事都能做得出,朝廷掄才取士的威嚴幾乎蕩然無存,底下再有哪個官宦勳戚求到次輔、三輔頭上的,實在是一點兒也不希罕。

吳大人抱著為國家揭除奸弊的念頭翻開那份考卷,結果看到的並不是什麼做了暗記的文章,而是一篇篇文字莊麗、明瑩老健的八股,還有那篇警策有力的論題。

《君正莫不正》一題正是他出的,題目似易而難,難在脫陳腐氣,難在敢言正君心。而這篇恰恰沒從其他考生常用的“孟子三見齊王而不勸諫,以求去其邪心”之例入手,而是以一句“天下無心外之治”入題,正君心處發揮殆盡,於“仁義”之心更是論得鞭辟入裡,可說是盡去陳言而意自明備。

文辭可取,立意可嘉,文中拳拳忠愛之心更是叫人激嘆欣賞!這考生不只沒有什麼作弊之嫌,更是國家取士最該當要取的忠直君子!

吳諭德暗悔自己誤會了兩位房考官,也錯度了這考生,重重蘸取藍墨,在四位房師判語後批了一句充滿期許的“他日格天事業吾於子拭目也,其毋負!”

他批完卷子,轉手擱到案頭,對尹直說:“下官方才已先看過學士容為經魁文章的這卷佳作,果然見其頗有可觀處。雖為北卷,其辭氣之清高、對經籍研析之專精卻絕不遜於下官先前看過的幾份南卷,足可見學士眼光過人。”

尹直正忙著從中卷中挑萬公子那份考卷,先沒心思看別的,聞言只淡淡一笑:“吳大人老於文章,眼力自然絕佳。你做副主考能力排南卷取中它,這文章豈有不好的?”

他把別的卷子都撂到一旁,先細細看過四十九份中卷,尋找萬弘璧的卷子。看過之後都覺得文章不像,為怕失漏,還去各房搜了落卷——總算搜出了那篇曾得他授文章作法,詞句熟悉的考卷,然後不高不低地塞到了一百一十名。

萬弘璧是首輔之孫,參加這科考試本來就是萬人矚目,他若取得太高,怕是要擔上物議的。何況這考卷是剛從落卷裡搜出來的,幾位同考官的圈點、評語歷歷在目,算不得什麼上佳之作,實在不好提到前頭。

他一個內閣大學士,簡在帝心,本就是有身份的人。哪怕承了萬首輔提攜他入閣之恩,也不能像下面小官似的,為了巴結首輔無所不用其極,要是放得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寂靜江上

丁墨

心動難忍

午時夏風

吃瓜少女的副本世界之旅

橙子糖雨

非同步追兇

龍潭散人

仙堂

祈汕染

修真世界之風雲錄

歸墟海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