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穿到明朝考科舉_159,穿到明朝考科舉,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33章
國之大事, 在祀與戎。
正旦之日, 崔家那樣的普通百姓要祭祖,皇家自然也是要祭祖的。成化天子親至奉先殿祭祀, 向生母皇太后周氏行禮, 而後至奉天殿受外臣與四夷使者朝拜。
去年剛召過府縣首領官入朝朝覲, 下一次讓他們進京也得三年。而崔榷這個參議並非一地牧守,只是個佐貳官, 再輪幾年也輪不到他進京述職, 只會由上司帶著輕飄飄一頁考評到吏部考核。
這一年既然不搞京察大計,也沒有震災、水旱奏報——只除西方有赤色流星墜落, 半天驚雷似的震響是個不祥之兆, 累得成化天子又得下旨推鍋朝臣, 再沒有煩心事了。天子無事操煩,教坊司更是巴結聖意,“日進院本”,年節休息的半個月日日不停地搬演時興劇目, 正旦、元宵的慶賞劇更都是要演出新寫的本子。
搬演這些戲時, 教坊司的優伶們也都借鑑瞭如今京裡流行的妝容和排布舞臺方式, 上場都有香菸繚繞,出場退場也都靠紗幕一層層模糊淡化。通都是這樣的手法,高太監陪侍著天子看戲時,見他們弄得鄭重其事,好像學了什麼高妙手法似的,心裡不由得暗暗嗤之以鼻。
宮外這手法, 還是他兒子興起來的,如今他們父子都快懶得用了!
不過元旦賀賞劇、年節間日常的雜劇、樂事做得越普通,就越能顯襯出他的新戲好。高太監懷揣著一團火炭樣的心思,一天天監看著鐘鼓司排演,終於等到了元宵正日。
這一天晚膳後,御駕便帶著太子、諸王賞遊內製的鰲山燈海,而後到戲苑欣賞鐘鼓司新排的元宵大戲。
這出戏開場前,戲臺上重重輕紗簾幕垂遮到地面。周圍排圈兒燒著煙氣微沉的塔香,因著室內沒有風動,那煙先在下方沉一會兒才會散開,襯得檯面上有如仙境。
天子初見著這種佈置時還肯讚一聲,如今已是習以為常,只點了點頭,吩咐人開場。
鐘鼓細樂紛紛響起,紗簾一層層升上半空——這簾子倒不像教坊司獻的那些戲,那些是用繩子掛在兩邊柱子上的,有時會遮擋住戲臺。
這倒不算什麼大改動,除了成化帝這樣喜愛看戲的人多年幾眼,幾位年紀小的皇子都沒覺出區別來。
然而輕紗一層層升起,紗幕越薄,眾人越覺出了異樣——原本紗幕撩開後應該看見深色的牆面和出入戲臺的大門,可這回直撩到最後一重紗簾,裡面看著還隱隱是白的。
天子終於覺出幾分特別,凝神看著最後一重簾幕升上去,露出裡面一片雪色天地。背景是採畫的賞雪亭,遠處有仙宮渺渺,雪擁群山;戲臺上方飄飄灑灑落下鵝毛大雪,地面鋪著雪白的毯子,臺中圍出一片白玉似的華廊雕柱。
一名頭戴蓮花冠,穿鶴氅、執玉圭,腰掛玉牌、環佩叮咚的神仙從雪色中走出,身後引著兩名執旗、捧劍的小神,站在紛紛大雪中朝臺下說著唸白:“煉藥修真上太清,玉虛宮殿紫宵中……”
他一上場,頭上白雪漸停,一絲雪花也沒欺近他和身後小神,倒有一道暖黃的光芒從上頭照下,猶如日光特為仙真破雲而出,照得他身上發光。
唸白倒還尋常,這出場真有幾分神仙氣了。成化天子面露笑容,徐徐吐出一聲“賞”,底下宮人就把錢灑了上去。
臺上的太監受了賞,演得越發用心,唸白氣韻悠長,嗓音明淨透亮,緩緩念罷了一篇慶語。話音稍落,後面那片看不出是牆面還是簾幕的雪色被人破開,走出一名盤坐在鶴身上的年少仙人。
那仙鶴雙翅從仙人衣襬間穿出,行進時還能扇動。臺上傳出幾聲鶴唳,把幾位正聽戲聽得昏昏欲睡的小殿下都勾醒過來了,低低地笑了起來。
宮裡搬演雜劇時雖也有假轎子、布裝的假山之類,卻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