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穿到明朝考科舉_179,穿到明朝考科舉,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了。
崔燮輕咳兩聲,叫崔啟別再誇了,有空就替他盯盯做衣裳的事。
窈孃的臉和彈琵琶時的形象是按著《新仙鶴神針》裡的關之琳畫的,唯有造型實在太不合大明審美風潮,按著《紅樓春上春》裡的造型略改了改。而封雲的白衣造型也是照搬照抄了和關之琳對戲的梅豔芳,大明人民很吃這種唇紅齒白、美若好女的男孩紙,白衣飄飄的模樣也很有男主的風範。
於裁縫捧著那些女裝設計圖,幸福的都要哭了,跟崔啟說:“早求著你們公子都不肯給我多畫兩身,這是哪家神仙說動了他的心,叫他畫出這麼多來的?錦衣衛這些衣裳倒都現成的,我將別人訂了還沒來取的拿兩套給你,你這就帶走吧。”
崔啟暫不要衣裳,切切叮囑他:“這衣裳我家排戲時要先穿,你可不能做給別人,能賣時我自來告訴你!”
於裁縫笑道:“我知道,不就合那三國五美一樣,先叫戲火了,等著那行裡的人和有錢的老爺們主動來做麼?我給崔家做了這麼久,你還信不過我?你家用了之前,我連相似的衣裳也不會做給別人!”
崔啟訂了新戲服,又從帳上支了三十五兩銀子,打聽著不貪人家金銀的匠人,打了四兩金子的銅鎏金頭面首飾。計掌櫃一面寫信叫崔源從老店送來了幾個年輕的匠人,依法打格放樣,畫出幾套和戲臺大小匹配的背景畫幕;自己又去聯絡相熟的戲班,叫他們騰出時間,準備排演崔家的新戲。
崔良棟卻更忙些,到處找燈籠匠、蔑匠,配合著自家會塗畫上色的雜工,做了竹蔑骨貼紙塗色的假樹、假石頭,竹骨蒙布、浸油臘塑成的傢什。
他們家是頭一次自己做道具,經驗不足,傢俱能比照著自家的樣子做,還算逼真,樹木石塊就有些匠氣,配不上背景圖了。還是後來陸舉人回京,聽說那戲是李東陽牽線,楊廷和寫的,還有王謝兩位狀元修改,激動得當場主動請纓,幫著弄出來的。
他能詩擅畫,對景緻的品味也高,弄梅花就病乾枯枝,弄楊樹就枝挑葉茂,弄怪石則玲瓏剔透……得他指點弄出來的東西就頗有幾分文人趣致了。
到了七月間,楊廷和主筆的院本才寫好。
楊大佬不客氣地留下了底稿,把自己寫的本子丟給李東陽,氣定神閒地說:“這本子正是按著李兄之意寫的,將窈娘與那位謝千戶濃墨重彩的寫了。封雲雖著墨稍淡,但也不失體貼誠摯,堪為佳配。這賓白和曲詞既是找我填了,就得按我的意思來,叫他們唱的時候一字也不許改——若唱的不對了,我可是要去找主人的!”
李東陽翻看著他寫的本子,細細咀嚼字詞,果然精當到了極處,一字也不可改動。且他一個南人,竟真對著韻書寫得精精細細,全是北曲的字眼聲調,入絃索後必定和韻和聲,唱出來也動聽。
他合上本子,笑著說:“那我便叫他排去了,若排錯了,我自押著他給你賠禮。”
楊廷和這曲本寫得比崔燮可拖多了,他每每看著來家裡上課的弟子,心裡都有點抹抹丟丟,不好相見似的。如今終於拿到院本,他心裡也鬆快許多,待崔燮再上家裡學習來,便招呼他到自己書櫃前,隨手拿下院本扔在他手裡,淡淡地說:“你且看看,這本還合意否?”
楊廷和大佬寫的東西,還能有不合意的?
崔燮連忙上前,雙手接過來一頁頁翻看,仔細地把未來首輔的文字印入腦海。書封上還寫了“抱石居士”四字,看來也和“水西先生”一樣是大佬的馬甲。這可是未來首輔手寫、簽名的劇本,回頭也得好好存著,等到楊廷和當上閣老……
幸福來得太多,他都不敢想了!
他笑得見牙不見眼,若非實在生得好看,簡直得給人當賊拿了。
李東陽看不下眼,朝他額上磕了個暴慄,說道:“院本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