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穿到明朝考科舉_366,穿到明朝考科舉,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做皇上的多半兒愛看輿圖,畢竟天子要坐鎮京師,不可輕動——不是明英宗和正德那樣的,都只能懷想先祖功業,然後坐在宮裡地圖開疆。
弘治天子慣經風雨,知道皇帝任性會給天下帶來何等災殃,故而登基從來都是規矩勤政,不敢放鬆。他聽著關外之事也有嚮往,看著國舅們舉槍殺人也覺痛快,自己卻絕不會想親征,只對比著地圖,見得關外大片土地已收歸本朝,便已經心滿意足了。
這麼一幅簡簡單單,幅員也不廣的地圖,在他看來,竟比舊日宮中藏的神仙賀壽圖更好看。
謝同知不愧是在錦衣衛裡文韜武略的謝鎮撫,崔學士的畫技也一日精進似一日了。他細細研究著圖中的線條,叫人量出畫上線條的長度,腦中按著比例想象其在現實中能有多大——
有幾個皇宮大?那野水窪有外頭的西涯大麼?這片草原有京師那麼大麼?
他對著圖看了一下午,到晚上還叫人捧著燈照著圖看。太子朱厚照摸進殿裡,他便抱著兒子一起看,給他講關外的故事。
太子的心氣兒高,看著看著便說:“將來我也要跟國舅們一樣出關去打韃靼小王子——他是小王子,我卻是太子,我必定能打贏了他,把他的人頭和這地圖外頭更大的土地給父皇帶回來!”
天子摸了摸兒子的小臉,含笑搖頭:“你是東宮國本,怎能輕易出京?好在如今朝中一心,將士用命,等你長大後,關外叫韃靼佔去的地方就都能回到大明,叫你同父皇一樣做個太平天子啦。”
第302章
弘治天子令兵部按著崔燮送的大地圖印製了平常大小的新地圖, 送往九邊各處。
崔燮幹完了謝瑛託付的正事, 也分了分心關懷弟子們的記者事業,監督著他們的《塞上英雄錄》加緊成書。
這套書本該叫文徵明畫, 他還想自己偷偷收著原稿, 等後世考古人員開了他的棺材, 能發現一本價值過億的高檔藏品的。結果邊關將士們強烈要求用他的畫風,好好兒一個詩書畫三絕的文徵明, 只能跟唐伯虎一樣明珠暗投了。
他最終只能指定文徵明給新畫本配字, 算是搶救了一下他作為書法家的價值。
新書印出來後,先不在京裡出售, 而是免費捐給邊軍。
兵部見過捐糧捐炭捐石灰的, 就是沒見過捐書的, 一時不知是該怎麼辦,只得捧著劉大夏。
劉大夏接過書來看了幾眼,說了句“這都是誰啊”,便眼皮也不抬地說:“就按著以前送米糧的例子, 上表給那店主求旌表, 崔學士不計較這點虛名。這些書先送到山海關, 叫受訪的人盡都分到了,再往別處送。”
不光送往邊軍,受訪的英雄們家裡也各送了幾本。
安順伯幾個沒上戰場的兒子湊到一起,興沖沖地翻開書看。因看的人多,書放得遠,他們顧不上看底下的字, 先尋老父。但翻了半天也沒見著父親,只有個鬚髮皆白的老神仙指揮人築城、殺敵。
那他們父兄呢?他們老父在邊關坐營,兄長們在麾下聽令,辛辛苦苦報效皇爺,怎麼就不畫了?
幾兄弟按捺著心中不悅,眯著眼看向下面的文字,想看看這是哪場戰役,是不是他們家人還沒出場。結果看了幾眼文字才發現,那鬚髮皆白的老神仙是他們的父親?那三綹美髯的溫文儒將是他們大哥?還有那個穿山文甲的白麵小將軍……那是他們都要做爺爺了的三哥?
這、這畫得也忒不像了!
他們忍不住備上禮送往崔家,想打聽打聽這畫兒是怎麼回事。崔燮便請這些人進門,淡然答道:“這稿子是兩位國舅爺親筆寫的,老伯爺與世子、公子們的模樣都是經了他們首字作畫,絕無差錯。各位若不信,不如寫信問問家長,是否甘願叫我們畫成這般模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