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穿到明朝考科舉_43,穿到明朝考科舉,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林先生笑了笑,溫煦地說:“我知道給你加的功課比別人多,你天天學得也累,可先生這也是為了你的前程。光咱們書孰裡就十幾個童生,本縣在城十四社,縣城外十二村社,三民屯,還有軍屯子弟,加在一起至少也有幾百童生,而每年遷安縣學只許錄二十名生員。你底子這般薄弱,若不比別人學得多,學得深,又如何拼得過這一縣的人?”
是啊,遷安這麼個學風不算盛的地方升學率就低到這地步。崔家二少爺是落籍在順天府的,考試難度更高,難怪徐夫人為了給兒子搶個國子監的名額就能殺人呢。
可他也是從高考裡拼殺過來的人,被985的錄取的難度比這可還要高得多,哪兒能因為這點淘汰率就害怕的?他咬著唇笑了笑,抬眼看向先生,堅定地說:“先生只管放心,加多少功課我也應付得過來。明年那場歲試,學生一定要考過。”
林先生看著他灼灼的眉眼,彷彿看到了多年前初入科場,不知畏懼的自己。他心裡也是一陣激動:“好!科場上就要有這麼股一往無前的心氣兒!今日為師便教你八比作法,往後你就要學作整篇的文章,我看你的功課時也不會再較別人放鬆,而是要拿你的跟那些考過童生弟子的一般看待了。”
作者有話要說: “可以人而不如鳥乎,詩云穆穆文王”連同破題都出自《明清八股小題文研究》侯美珍
第41章
崔燮這樣的親傳弟子, 待遇自然也和別人不同。林先生給其他學生布置完功課, 便叫他們自習,只把他帶進有火炕的內室裡, 叫他坐在炕邊聽私房輔導。
他們師生倆早有默契, 學習的一切目的都是以考過這次生員試為準, 所以平常崔燮連詩都不怎麼學:作詩和作文章的要求不同,詩句貴在簡明, 經義文中相依相比的對偶句卻要寫得紆迴婉轉。學多了才子之詩, 容易影響文章的句法。
林先生先拿了他寫的“題前”作業說:“你作的文字,好在緊扣聖人章句, 用詞也處處有典, 是堂皇正大的路子。只是我看你詞句不夠雅緻婉轉, 而以氣脈取勝,像是走了唐宋古文一脈的路子。
“可時文是當今的文體,是要寫給當今的考官看的。若是考官不喜古文,就會嫌棄你的文字過於質樸。所以正文的八比對偶句一定要對得工整精麗, 把題前質勝於文的印象拉回來。”
崔燮認認真真地記下, 老實承認:“學生剛來縣裡時, 縣尊大人說時文脫胎於古文,要我把鄒陽子先生的《六先生文集》背下來。學生許是文章背多了,寫時不自覺地帶了古文的痕跡。”
林先生淡淡問道:“背了幾篇了?”
他垂下眼,看著雪白的紙頁說:“都已背熟了。”
《六先生文集》共三百二十篇,他是從閏八月下旬開始背的,最開始每天堅持背三篇新文, 後幾個月功課太忙,便減到了兩篇,寒假裡才剛背完。他不只是背過一遍,還是按艾賓浩斯遺忘曲線鞏固著背的。這中間只有少數幾天因事停背新文,夜裡吹了燈還要複習舊文,最多時一天得背二十幾篇文章,現在也仍要每天覆習十幾篇舊文。
有時他自己回想起來,都不知是怎麼堅持下來的。可他知道,以後他還要堅持這麼背下去、學下去,因為科舉是他面前最寬闊……甚至是唯一的一條路了。
林先生微微動容,感嘆道:“我也沒想到你有這樣的志氣。背古文不是錯,破題到入題部分要精煉、有力,一氣呵成地攝領全篇,學古人文章未嘗不可。只是到了正文八比對句時,要工整嚴密,精煉文字,講究音韻節奏。古文有古文的好處,時文也有時文的好處,不要一味地崇古抑今。”
崔燮對八股的敬畏可遠勝於古文,好歹古文是從中學開始零零散散背過的,八股這高階文體都活了二十多年還沒正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