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穿到明朝考科舉_38,穿到明朝考科舉,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裡,低聲說:“你家有四書五經什麼的封皮嗎,等我回去時給我粘一套,別叫我爹孃看出破綻來!”
自古到今的小學生看閒書果然都用這一手!
崔燮正在暗笑,捧硯就從門房裡匆匆地衝出來,小臉繃得跟要哭似的,不知是喜是悲,滿頭大汗地撲到他面前說:“大哥,咱們的書賣沒了,備了這一天的貨,剛過下午就賣沒了!計掌櫃他們都在屋裡等著你呢!”
崔燮聽到自己的心“撲通撲通”地跳,一整天的平靜在這刻反噬,在他腦海裡掀起驚濤駭浪。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在笑還是在哭,外界的一切也都很難進入大腦,只能聽到自己的聲音,彷彿還很平靜說:“你帶趙世兄到我書房裡,找一套《聯芳錄》給他,先幫我招待著,我和計掌櫃說完話再過去。”
第37章
這可是定價近四兩銀子的書, 當得林先生這樣的教授兩個月收入, 就這麼多人買,竟致賣到脫銷了?
這訊息好到有種不真實的感覺, 他再也繃不住淡定的表現, 放縱自己激動了一會兒, 走到堂上才慢慢恢復冷靜。
計掌櫃也一臉被銀子砸得暈乎乎的神情,託著帳簿起身, 給他看今天的出入帳和訂貨單據。《聯芳錄》賣得驚人的好, 僅僅一個上午就賣出三百多本,還是計掌櫃強壓著不許再賣, 才勉強留下百餘本, 給明天的銷售略留了些存貨。
哪怕崔燮親手策劃了整個銷售過程, 又是畫美人箋,又是讓那些讀書人以文換箋,從重陽詩會開始一步步造勢,也沒想到能賣出這個勢頭。
他原以為精裝本至多跟沈園詩集一樣的賣個二三百本, 還想著賣不掉的發去外地, 再出黑白平裝本搶佔低收入市場, 總共能賣出上千本就是極限了。可今天甫一開業,店裡光排隊搶購的散客就賣了一百餘本。衛所軍官、縣衙官吏、本城、外地富戶等大客戶也絡繹不絕,根本不在乎三兩九一本的價格,都是十幾本、幾十本地下訂。
若非計掌櫃見賣勢大好,拒絕了一切想幫他們分銷、代銷的同行,連最後這小二百本書也能賣空了。而白天印刷匠、雜工們悶頭趕工, 連崔箋都顧不得印了,才只趕出了一百餘套,加在一起也只夠賣一天的。
眾人都是又喜又憂。
喜的是這本書全部成本攤下來才合一兩三錢一本,訂價三兩九,白天賣出三百餘套,純利就有八百兩。憂的則是人手不夠,印的總趕不上賣的——今晚可以熬一宿,難道以後還要日日趕工嗎?
不過比起幾個月前,崔燮全身上下只有三十兩銀子,住客棧全靠老闆好心施捨;比起計掌櫃他們窮到只能把書齋院子都租出去換口飯吃的日子,眼下這點煩惱簡直可說是幸福了。
崔燮沉吟了一會兒,對幾個工匠說:“這彩印工藝,我知道大家捨不得傳給外人,我也不願讓外面的書坊知道。但你們誰家中有子侄、徒弟願意來書坊幹活的,就把他們帶過來籤個文書吧。”
匠人們早先不願意子弟在這個沒前途的書坊裡混著,但今非昔比:店裡又有兩京十三省獨一份的彩印技術,又能掙錢,東家也寬和大方。孩子若能進來這裡做工,倒強似在別的地方幹了。
他們期期艾艾地問:“我們那幾個小崽子才練了幾年,幹不了大活,東家這店裡用不到這麼多雜工吧?”
崔燮回憶了一下這幾天在後院幫忙的年輕工匠和學徒們,含笑鼓勵道:“這幾天你們帶來的孩子都挺好,又懂事又勤快。以後多教他們一些,不必藏私,儘快讓他們學會技藝,獨當一面,往後咱們還要往京裡開分店去呢。”
他小小年紀,說起比他還要大幾歲的學徒工卻都是一副看待孩子的神色。可在場的誰都不會覺得這姿態可笑,反而只覺得他老成可靠。幾個匠人互相看了看,同時應道:“公子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