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流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節,難消帝王恩,九月流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沒見哪家女眷在寺廟裡也依然遮著身形面容。
虞清嘉身上並無遮掩,為何她身邊之人卻不摘?
慕容栩頗有心將這兩人叫住,他正要說話,後面傳來另一個人的聲音:“潁川王,您可在此?”
慕容栩應了一聲,也顧不得計較方才的疑惑了。他轉過身,笑著對另一個人點頭示意:“廖尚書。”
廖政從另一面轉過來,追上慕容栩的步伐:“老臣只是片刻疏忽,回過神來就不見潁川王了。老臣該死。”
慕容栩當然不會應他這話,而笑著推辭。廖政方才去佛堂裡上香,一轉身就不見了慕容栩,他嚇了一跳,趕緊循著足跡追,沒想到竟然在這裡追到了這位主。廖政剛才來的時候眼睛掃到女子的身影,廖政覺得無奈,到底是慕容家的人,即便剛在鄴城觸了黴頭,出來避風頭也不忘調戲女人。
這樣想著,廖政難免從心裡生出一種輕慢,他隨意地朝另一個方向掃了一眼,本來以為又是兩個仗著小有姿色而攀附權貴的女子,可是等他看到其中一人的身影,反倒怔住了。
慕容栩笑著和這位新鮮上任的工部尚書說話,他見廖政久久沒有反應,順著對方的目光望過去,發現廖政正在看已經走遠的虞清嘉二人。慕容栩瞭然地笑笑,說:“廖尚書,我方才可見到一個了不得的人。沒想到在一個小小佛寺,竟然也有這等絕色。”
廖政卻沒心思詢問慕容栩口中的絕色佳人,他的目光久久凝在另一個背影上,眉峰不由皺起。這個人罩著寬大的幕籬,白紗一圈圈纏繞得尤其緊密,只能瞧到模模糊糊的輪廓。然而廖政身為廢太子的老師,在東宮出入了許多年,即使只是一個影子,也讓他產生一種奇怪的熟悉感。
廖政猶疑地問:“這位是……”
慕容栩大大咧咧,渾不在意:“那是虞家的四娘,長得極美。”
是虞家的女子?廖政沒想到自己和慕容栩已經說岔了人,他看到對方帶著幕籬,便下意識地覺得這位才是虞家小姐。廖政朝那個方向望了又望,心裡自嘲,他可能是這幾日擔驚受怕多了,這才看誰都像是琅琊王。那個少年被皇帝天羅地網地追捕,能活下來就已經該謝天謝地了,怎麼可能重回朝堂報復他呢?何況,慕容簷雖然容貌昳麗,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少年郎,平生最恨別人拿他的容貌做文章,怎麼可能甘心扮成女子?
廖政想起曾經那位琅琊王的脾氣,笑了笑就沒有再追問。廖政和慕容栩說話的工夫,虞清嘉和慕容簷已經走遠了,他們轉過迴廊,身形被佛堂掩映,很快就看不見了。慕容簷走到拐角時,接著動作的掩飾,靜靜朝身後望了一眼。
廖政,現在的工部尚書,皇帝面前的大紅人。再早兩年,他是廢太子的老師,整個東宮的座上賓。
舉報太子對明武帝心懷不滿,便是他辦下的好事。
慕容簷在心中輕輕呵了一聲,這就是權力的魅力。是儲君如何,許諾日後以帝師相待又如何,只要太子一日沒有坐上那把龍椅,那就終究是儲不是君。寄希望於一個日後可能會登基的太子,何如投奔現在就大權在握的君王。
廖政因為舉報了太子,後來又帶頭從東宮裡搜出了太子親筆所書的“敕”字,太子一家死的死逃的逃,廖政卻平步青雲。等明武帝駕崩,常山王登基,對這位“肱骨忠臣”越發優待,現在已經提拔成尚書了。
時隔兩年,這是慕容簷第一次直面東宮那場慘案,他的仇人們縱情享樂步步高昇,而他卻連名字都無法訴諸於口。曾經見了他連頭都不敢抬的堂兄弟,竟然也敢當面調侃他的容貌,而虞清嘉被攔下,他即便心中暴虐到恨不得殺人,卻也知道不能衝動,不能意氣用事。他和慕容栩算不得親近,隔著幕籬看不清容貌,能將慕容栩矇混過去,可是聲音卻一定會被辨認出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