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三章(上) 道心,帝御仙魔,我是蓬蒿人,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船行於野,岐王道:“自始皇帝一統山東六國,時至今日,以我漢唐之威,早就應該拓疆萬里,不讓嬴政專美於前。可思來想去,除漢武帝與本朝太宗,好似我們做得並不好。
“若是依照大秦興起、爭霸、一統、開疆的時間步驟,此時此刻,我們當有無法計量的國土才是。”
這是一個現實問題,也是歷史問題,李曄笑了笑,“原因很多,最重要的無非兩點,一是文明水平不夠,疆土太大,能打下來,卻不能有效掌控;二是國家內部,統治階層對百姓的壓榨過於嚴重,導致大部分國力都成了權貴的私人財富。
“大唐修真文明發展到現在,足以再統治萬里疆域,若是修真文明發展不受阻礙,過上幾十年,再多國土也能有效控制,唯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要讓權貴將國力吐出來。”
岐王微微蹙眉,“權貴侵吞了國家力量?”
李曄看著她道:“你以為,秦國為何自商鞅變法後,就變得無比強大?是憑空多出來了許多虛空力量?當然不是。只是在此之前,貴族掌握著大量封地、人口、財富,沒有為國所用,百姓的潛力也沒有被激發出來,成為國家力量。
“商鞅變法,變貴族體制為官僚體制,說到底,是剔除了爬在國家、百姓身上吸血的惡鬼,在那個時代,最大限度讓國民力量成為了國家力量。”
岐王想了想,明白了一些關節,有些關節卻更加迷糊。
她不解地道:“秦國之後,就沒有貴族了?若是沒有,這都過去了千年,皇朝早就應該國土無疆,若是有......歷史豈不是在倒退?”
李曄喟嘆一聲,面對看不到盡頭的湯湯渭水,深思悠遠,眼神沉痛。
他道:“人活著,追根揭底,是為了自己活著,而不是為了國家活著。雖說國家強大、開疆拓土,個人也會受益,但能左右國家局面的人,就太少了,絕大部分人就算有雄心壯志,也只能活自己。
“秦朝之後,雖然有所反覆,但傳統意義上的封地貴族,的確是漸漸消失乾淨。然而地主卻不曾消失,農業社會中,土地是財富的根本與象徵,無論是官員還是大戶,都會大肆兼併土地,成為新的權貴。
“百姓失去土地,淪為佃戶,甚至是成為流民,他們跟先秦時代的奴隸有多大差別?沒有本質區別,命不由己,連自己的生存資格都無法保證。國家力量被權貴吞噬,國家其實就沒多少力量了。
“到了這個時候,國家就分外孱弱,若有動盪,無論是外敵入侵,還是重臣反叛,亦或是百姓造反,國家無力擺平局面,就只能滅亡。皇朝更迭,根本原因就在這裡。”
這番話說得岐王柳眉緊蹙,久久不能舒展。
國家滅亡,是因為國力弱,這個論斷沒有任何問題。百姓被權貴壓榨,會導致國力衰弱,百姓被國家壓榨,同樣會導致國力衰弱。
跟權貴相比,百姓是底層螻蟻,但他們的確是國家之本。
“這個局面不能改變嗎?”岐王問李曄。
李曄道:“當然能改變。”
“如何改變?”
“要讓天下長治久安,要讓國家恆強不衰,無非就兩個字:養民。”
“如何養民?”
“讓利於民。”
“平均分配國家財富?”
“那不現實,國家能在開國之初,平均分配土地——譬如說我朝均田制,但隨著社會變遷,掌握更多資源、更有實力的富人,必然更加富有,而沒有財力的窮人,力量薄弱,無法跟富人相爭,只會更加貧窮。
李曄接著道:“強者愈強,弱者愈弱,這是鐵律,無法打破。”
“那該如何?”
“國家必須打壓權貴,不讓他們過多吸百姓的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