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來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02章 蟒袍帶,醫神出獄,老虎來咯,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輪椅上坐著的,是一位六十多歲的西方婦人,斜靠在輪椅上,顯得十分虛弱。
胖子把病人推到魏冉的桌前,魏冉仔細看了看病人,並沒有急著給她診脈,而是問道:
“夫人患的什麼病?哪裡不舒服?”
胖子用中文代為回答道:
“她患的是牙疼,已經半年多了,疼痛難忍,去了很多大醫院看了,都查不出病因,牙齒也沒有發生病變,甚至牙齦都沒有紅腫的跡象,可就是疼痛難忍,只能靠止痛藥止痛。”
隨即,胖子又用英文跟患者說了幾句話,後者虛弱地點了點頭。
魏冉便用英文問了患者幾句,諸如什麼位置痛、什麼樣的痛感?是連續性的痛,還是間隙性的?患者一一做了回答。
根據患者的描述,魏冉懷疑她不是牙痛,而是三叉神經痛,因為,痛得位置在其頭面部三叉神經分佈區域內,且發病時疼痛驟發,如閃電樣、燒灼樣、難以忍受的劇烈性疼痛,這些,都符合三叉神經痛的症狀。
三叉神經痛就是大家所說的\"臉痛\",出現這種症狀是很容易與牙痛相混淆的,一般發生在面部,它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神經內、外科病,這種病大多數在40歲以上起病,而且一般多發病於中老年人。
魏冉懷疑,胖子早就知道患者是三叉神經痛,卻故意說成牙痛,就是為了讓她誤診。
於是,她沒再繼續多問,開始給患者診脈,很快就心中有了數,問道:
“夫人,半年前,您的面部是否出現過皰疹?”
患者回憶了一下,點了點頭。
魏冉又問:
“皰疹的形狀,是否呈帶狀?”
患者又點了點頭。
魏冉這才點頭道:
“這位夫人患的不是牙疼,而是因‘蟒袍瘡’造成的後續疼痛。”
胖子愕然,且面帶喜色,追問道:
“蟒袍瘡?”
他當然知道患者患的是三叉神經痛,這位患者就是他的病人,經他治療了半年多時間,可一直不見好轉。
面部三叉神經痛,是指面部的三叉神經部位突發性疼痛,疼痛時間一般持續幾秒鐘,疼痛時患者異常痛苦,像是被灼燒、電擊、針刺等感覺。
打個比方吧,面部三叉神經痛起來,就像有人拿刀在你臉上狠狠地劃拉那麼幾刀。
曾有人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其實牙疼和這三叉神經痛比起來,還是遜了那麼一籌,這三叉神經痛的發病才是真痛起來要人命。
因為任何輕微的觸動,都有可能刺激到面部三叉神經的發病,其痛突如其來,又瞬間消逝無蹤,著實叫人難以把握,實無先兆可循。
因此,所有面部三叉神經痛患者,素日平常都不拘言笑,甚至刷牙洗臉都是能免則免,這樣的情景,真叫苦不堪言。
原本,三叉神經痛並不難治,現在西醫一般都採用“射頻溫控熱凝術”,或“ct靶向定位微創神經修復術”,來治療三叉神經痛。
胖子也分別用了上述兩種方法,先後給患者做了微創手術,可效果並不明顯,這種頑固性的三叉神經痛,在臨床上很少見,也非常難以治癒。
聽魏冉把三叉神經痛說成什麼“蟒袍瘡”,胖子以為魏冉果然誤診了。
可魏冉卻笑著補充道:
“‘蟒袍瘡’是中醫對帶狀皰疹的通俗說法,這位夫人半年多前患過帶狀皰疹,雖然皰疹已經痊癒,但卻傷到了面部的三叉神經,造成了面部三叉神經痛。”
專家席上的其他專家聽了,都連連點頭。
帶狀皰疹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皰疹性面板病,其特徵為簇集性水皰沿身體一側周圍神經,呈帶狀分佈,伴有顯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