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來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八章 福家溝,醫神出獄,老虎來咯,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了防止發生意外,魏武把隨身的一切能夠證明身份的東西都留下藏了起來,包括那個雙肩包。
他只帶著那壇骨灰,還有師傅交給自己的一包銀針,用帆布包好了,又用繩子綁在了身上。
那銀針是尚復的遺物,針尾全都刻著一個“復”字,應該可以算是信物了吧。
那玉璽因為太過珍貴,又太過敏感,魏武也不敢帶過去,還有那些珠寶,他同樣沒有帶過去。
倒不是捨不得,主要是怕帶過去時,萬一遇到什麼意外,給弄丟了就不好了,只有等聯絡到尚復的後人,並確認無誤後,才能把所有東西交給人家。
骨灰和銀針帶過去,即使被人抓住搜出來,也不會讓人有什麼懷疑。
到了晚上,魏武全力展開追風鬼影,如同一道殘影,飛快地掠過邊界線,然後繼續飛掠出十多公里,這才找到一處密林藏好,觀察剛剛他越境的地方,看看他的越境有沒有引起俄方的注意。
足足等了兩個多小時,見沒有異常,他才現身沿著大興凱湖尋找有人住的村落。
這邊朝鮮族的人比較集中,金老自幼生活的地方也有不少朝鮮人,所以魏武跟金老學了一些常用的朝鮮語,普通對話倒也沒問題。
金老除了會朝鮮語,還會倭語,所以魏武也算是掌握了兩門外語的人了,只是他只會說,不會讀寫。
興凱湖靠俄方這邊遠比華方那邊荒涼得多,人煙尤其稀少。
魏武圍著興凱湖繞了一圈,並沒有發現有人住的痕跡,於是便找了個地方休息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魏武爬上一棵幾十米高的大樹,憑著自己的目力觀察人們做早飯的炊煙,終於在十五公里外的深山發現了幾處村落。
於是魏武換上一套在松江買來的朝鮮民族服裝,逐一來到這些村落,用朝鮮語打聽附近有沒有姓福的村落。
當年為了掩人耳目,尚復等人包括那些侍衛都改為“福”姓,因福與復同音,意為不忘復國重任。
後來那些侍衛、御醫或與那些宮女婚配,或娶來附近的農家女,經過五十年的開枝散葉,到尚復離開時,福姓村落人口已經有了好幾百。
如今又過去了**十年,村落應該規模不小,打聽起來估計不難。
果然,魏武很快就打聽到,再往前方七十多公里的大山裡有一個幾千人口的大村落,全村都姓福。
因為那個村子所在的地方是一條數十公里長的峽谷,所以,當地人稱那裡叫福家溝。
據說這個村的人全村習武,在抗倭戰爭末期,俄軍跨境剿滅關東軍時,這個村有很多獵戶自願擔任嚮導,很多人立了大功,後來當了大官,這邊很多軍官和官員都是福家溝的人。
魏武謝過人家,便趕往福家溝。
七十多公里的路,對魏武來說,即使放慢了速度,也只花了一個小時不到的時間。
如今他學了追風鬼影和迷魂鬼步,全力奔跑時不僅又快又省力,還能避開樹枝和荊棘,所以即使跑得再快,也不會把衣服都撕成布條了。
來到那個村落附近,魏武再次找到一個大樹,爬上去對村裡進行觀察。
只見那村子非常大,整個村落建在一條很長的峽谷兩邊的山腰上,村子下面是一條峽谷,一直通往大山深處,峽谷的兩側都是懸崖峭壁,村子就修建在兩邊的懸崖上方。
峽谷的入口用巨石壘起一座小型城堡,進入村落唯一的道路必須要經過這個入口,再盤旋到兩側的懸崖上。
在入口兩側的懸崖上,還有密林裡,甚至村口幾棟房子的屋頂上,魏武清晰地看到幾個人揹著長槍,脖子上還掛著望遠鏡。
魏武不禁暗暗咂舌,這裡防範極嚴,沒有裡面人的同意,休想進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