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6章 耗羨歸公,養廉銀,即時候補!
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056章 耗羨歸公,養廉銀,即時候補!,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以,朱元璋設計官僚俸祿的時候,還是考慮到個人生活的,如果能夠做到足額的話,個人生生活問題還是不大的。
但是,坑爹的地方在於,大明有一個叫折色充俸的制度。明初俸祿主要是用糧食來發放的。但是,當國庫中的糧食不夠用時,偶爾也會發點其他東西來代替,這就是所謂的“折色”。
朱元璋時代,偶爾也會發錢發鈔,那時鈔票還好用,本應發一石米,實際所發之鈔,大約值一兩白銀,和市場價格大致相當。到了明成祖時,因為鈔票貶值,本來應該給一石米,實際所發鈔票,卻只能兌現白銀一錢到二錢,就是說,已經貶值到只剩原來的一成到二成了。
到了成化年間,十貫鈔才值二三十文錢。也就是說,貶值到原來的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
再發紙鈔這就是耍流氓了,工資相當於降低了百分之五十。
後來倒是不給紙鈔了,直接發胡椒,發蘇木。
到了成化帝的時候,就更缺德了,開始把皇宮大庫存的綢緞布匹、衣服巾帕、被子褥子、桌子椅子、瓷茶碗錫茶壺都拿出來發給百官那就是當俸祿了。
反正,張好古算是看出來了,大明的皇帝那是個頂個的能耍流氓,朱元璋雖然給百官的俸祿標準定得很低,卻給自己的子孫後代規定了極高的俸祿水平。
要是有機會,張好古倒是真的想要對的老朱家的宗親動手。
反正。
張好古盤算了一下,自己的俸祿是月61石,年732石。一兩銀子可以購買大米二石,差不多自己一個月的收入是三十兩銀子,自然,比起貧農要高出了不少。
但是,這裡是京城,自己要養家丁,要養轎伕的,這要是家裡沒有萬畝良田支援,這點銀子根本就不夠自己開銷的,要是不貪點,揩點油,不拿點孝敬,自己就要喝西北風了,絕對比海瑞害慘。
海瑞的工資再加上老孃和老婆做點活計還能勉強養活一家老小,而現在伴隨著白銀的流入還通貨膨脹了一些。
從制度上來說,大明這一點著實坑爹。
耗羨歸公,養廉銀如果能搭配起來的話至少可以讓不用貪的人不去貪。
張好古又琢磨了一下。
隨後,提筆寫字。
即時候補!
這是雍正搞出來的又一個缺德大招,“候補”指的其實就是沒有被授予實際職務,只能在吏部等候任職的官員。
每三年一次的科舉考試源源不斷地為朝廷產生有資格當官的人,但是具體的官職始終有限,導致很多人沒有官職,因此就有了“候補”這一規定。
雍正安排欽差大臣到地方去查賬,而組成欽差調查團的最佳人選就是候補官員們,候補官員中也會分出不同的級別,在檢查過程中,一旦發現官員貪汙,便可就地免職,然後從欽差調查團中挑一個和這個官員是同一級別的候補官員出來,補上這個官職,立即上任。
這是一套組合拳。
一邊寫,張好古有些開始佩服起雍正了。
這大清要是沒有雍正,估摸著也就是一百來年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