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6章 為什麼不告官?朱元璋造反的時候怎麼就沒想告官呢?
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096章 為什麼不告官?朱元璋造反的時候怎麼就沒想告官呢?,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由校有心事兒。
還是自己皇莊分地的事兒。
他知道,張好古說的句句在理,可是這畢竟是自己的田,也是自己的私房錢,真的要拿出來給百姓分地,他捨不得。
可是,他又明白。
如果不拿出來,要麼就是朝廷拿出財政來養著,要麼,就讓他們重新變成流民。
朝廷財政支能養一萬,兩萬,甚至可以養三萬五萬。
但是,十萬呢二十萬呢
讓他們重新變成流民,朱由校又於心不忍。
現在這一張張幸福的臉,再度變成那個麻木不仁的樣子。
他又有一種惻隱之心。
張好古跟在一邊,也知道小皇帝現在心理鬥爭很激烈,他很有耐心的等待著朱由校做出最後的選擇。
如今的永定縣又來了一批新的候補官員。
開始新一輪的測試。
這一批新的候補官員也是從一開始的叫苦不迭,到了現在也已經開始適應了永定縣的生活。
只要想要出頭,只要朱由校在這裡,他們就有奔頭。
不少的房屋已經是修繕起來了。
外來的流民先是要集中住在一起,然後有了一兩份差事,有了錢,就可以去蓋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不過在永定縣最為吃香的地方是大通商行。
這是張好古專門建立的商行。
主要就是賣三足金蟾,此外就是織布機和紡織機。
這兩個部門目前可以算是最賺錢的。
至於之前張好古提出來的開荒的構想,實際上並不成立,這些沒有經過開墾的荒地第一收成不好,第二,位置不好,第三,產出比不好,有些地乾脆就是鹽鹼地。
目前來說,這些流民還算是穩定在這裡,可是,時間久了,沒有土地耕種,還是要出問題的。
張好古不說。
就是希望朱由校能夠自己的思考。
要讓朱由校自己堅定自己的信念。
必須要貫徹攤丁入畝,必須要把土地給釋放出來。
他自己不想明白,張好古再怎麼苦口婆心都是沒有任何作用的。
只有讓這個狗皇帝自己體驗,自己去感悟,他自己明白過來的東西,掌握的道理,比起自己說一百遍,說一千遍都好使。
當然。
張好古也不會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朱由校的身上。
不知不覺,兩個人已經是來到了流民辦
這是一個專門引進流民的地方。
一個個衣衫襤褸的流民正在登記。
這永定縣的人口是越來越多了。
“老哥,你怎麼稱呼”朱由校索性單獨的開了一個登記處,一邊登記一邊跟人聊天。
“我姓王,我叫王老七!”
這個流民也是攜家帶口,身邊還有一個七八歲大的兒子,他裝模作樣的行了一禮,看的出來,他的動作並不怎麼規範。
“王老七!”
朱由校唸叨著,一邊登記一邊隨意的開口詢問道:“你是怎麼想到來永定縣的”
“這還用問,家裡活不下去了!”王老七回答道。
“活不下去”朱由校忍不住問道:“可是家裡遭了災”
“倒也不是!”
王老七嘆了一口氣,眼眸當中散發出了幾分恨意:“是我們家被霸佔了!”
“家被霸佔了”朱由校愣了愣:“普天之下,誰敢霸佔你的家難道沒有王法了嗎”
“王法”
王老七開啟了話匣子:“我家是河北的,本來家裡還有五畝地,本來這個生活還是能過下去的,後來皇帝拍了鎮守太監過來,說是要交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