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101章 瞭解百姓之所欲,方可富國強民,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想過了另外一個問題,如果永定縣的百姓人人都能買得起我們的布匹呢”

“臥槽!”

朱由校微微一愣,他還真的是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這段時間,永定縣的布匹賣得好,究其根本原因有兩點,第一這個價格的確是降低了,第二就是質量是真的好。

但是,這個價格也還是昂貴了不少,普通的百姓還是消費不起。

倒不是說紡織機和織布機不行,而是原料的價格沒有降低下來,正常百姓還是消費不起的。

不過,張好古也不急。

朝廷的任何政策都是按部就班的來的。

“皇上再來試想一下!”張洪安顧繼續道:“如果天下百姓,人人都能買得起我們的布料,皇上,你覺得自己會有多賺”

“嘶!”

朱由校呆了呆,真的要是這麼算,那麼他豈不是賺瘋了

而後,搖了搖頭:“這不太可能吧”

張好古道:“皇上,這便是治國!”

一邊說著,張好古指了指農田:“看看你這皇莊,這裡明明可以修建一條水渠,只要有了這個水渠至少可以讓糧食產量成倍提高,可是,那小太監也說了,糧食多寡這不重要,重要的是銀子,是皇上的口袋,因為對於皇上來說沒有這個需求!”

“可是百姓呢”

張好古道:“他們沒有這個人力,亦沒有這個物力,皇上手中的銀子原本是可以用來興修水利,購買農家肥料,培養優良品種,改革農具,只是如此種種見效甚慢,並不能保證立刻獲得收益,但是,長期來看肥料會改進,糧食的品種會提高產量,農具的改革會讓百姓更加方便犁地!!”

“皇上可以承擔風險,而百姓承擔不起,也許一場乾旱會讓肥料失去作用,如果碰巧收成好了,稅糧也會跟著增加,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是不能肥料,種子,農具上面下功夫,他們有了錢,只會把多餘的糧食換成錢,埋葬起來!”

“從前農民們借貸主要是為了應付喪葬,疾病,春荒,而不是用於發展生產,如打井,置犁,置牲口,這些錢花出去並不能提高生產力,也不能提高經濟,長此以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們只會覺得向來如此!”

朱由校則是陷入到了沉思。

張好古則是接著開口道:“皇上,飽暖思,就是要讓百姓吃飽了,他們才會考慮穿得暖,他們會考慮賺更多錢,添置衣服,可是,現在要得到一頭牛,一張犁就意味著他們原本能吃飽,現在卻不得不餓肚子,這些百姓一年的時間,至少有半年無事可做,因為秋收之後,沒有別的經濟緊張,他們猶如牲口一樣,熬過一個冬天,不幹活,少吃飯,為的就是把口糧維持到開春!”

“資金閒置,勞動力浪費,生產衰退,這對於百姓來說是苦難,但是,對於皇上來說,又何嘗不是一種苦難,內帑的銀子越來越少,朝廷的銀子越來越少!”

朱由校沉思了許久,慢慢的消化張好古給自己分析的道理。

若是換了從前,朱由校多半是停不進去的,只是,被張好古拉著四處熘達。

所見,所聞,所思,讓朱由校又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他鄭重的點點頭:“師傅言之有理,這飽暖思,朕從前聽了只是覺得不好,如今想來若是飽暖都做不到,又如何富國強兵!”

“皇上這飽暖思,乃是人之所想,人之所欲,是壓不住的!”張好古道:“臣以為,皇上應該做好引導,如此方可國強民富!”

“這不是理學,這是心學”朱由校問道。

“皇上也知道理學和心學之分”張好古笑道。

“對!”朱由校點點頭:“之前也聽孫師傅說起過!”

“皇上,臣所崇尚的非是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