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3章 攤丁入畝,先從自家動刀子!,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坦白講

這已經不是自己記憶中的張家了。

這個規模,也……太大了。

這個宅子,顯然是經過了翻修的,佔地規模之大,房屋之多,至少也是從前的二三十倍的大小。

自己這個老爹,可真是……

張好古還真是找不到什麼形容詞來形容自己老爹。

天啟二年離開,天啟四年回來。

兩年多的時間,家,就擴大了這麼多倍。

張守財倒是十分熱情的接待了張好古,父子相見,至少這個面子上還是要熱情一下的。

而張守財也是發現自己這個兒子變了。

從前都是提籠逗鳥的,現在居然也是開始溫文爾雅,知書達理了,他居然衝著自己行禮,說出來的話不能說書出口成章,居然也有幾分道理,哪裡還能看出當初那個混賬小子的模樣?

“蒼天有眼吶,這當了官,就是不一樣啊!”張守財心中感嘆了一聲。

進了內宅

吃過了晚餐,張好古才開始跟自己老爹聊天。

去年的時候,張好古給自己老爹提了一個醒兒,趁著糧食價格暴漲的時候,張守財迅速出手,五在五倍高位套現,淨賺白銀三十萬兩。

張守財也是滔滔不絕的跟張好古說著接下來的打算,繼續買地,繼續兼併土地,爭取努力努力,讓咱們張家靠著一代人的努力,超過他們孔家六十四代積攢下來的土地。

好傢伙!

張好古倒是沒想到,自己老爹居然還有這樣的雄心壯志。

隨後,張好古直接否定了自己老爹的想法,慢悠悠的了聊起了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納糧當差。.cascoo

張守財:“要麼把地捐出去?”

張好古點點頭:“對!”

張守財:“要麼老老實實的繳納百分之九十的稅收?”

張好古再次點點頭:“對!”

張守財:“那你這官不是白當了嗎?”

張好古:“……”

這話說的還真是沒有多少毛病,如今的大明朝還真的就是這個樣子,你當了官,家裡就開始要兼併土地了。

看看徐階,看看高拱,再看看張居正。

在比如說朝堂之上的楊漣,清官是吧,那是真的清廉的不能再清廉了,屬實一兩銀子都沒拿,一兩銀子都沒貪,就是家裡的地忽然間增加了不少。

這還不是楊漣主動吞的,而是人家送的。

送給你,不是真的仰慕你楊漣的清廉的名聲,而是因為大明的制度有問題。

從朱元璋到嘉靖,明廷對士紳的優免幅度越來越大,從自身到丁數,從徭役到田租和徭役。加上吏治的腐敗,自身制度設計的缺陷,大量的自耕農不堪忍受盤剝,投身大官僚為奴。然後,就只能繼續盤剝其他的自耕農。

如此就是一個惡性迴圈。

范進中舉之後為啥有人主動賣身為奴,有人主動送田?

舉人值錢不是因為能當官,舉人只是有了當官的資格,但是不考上進士,就算補缺也只是一個縣丞之類的佐官。

真正厲害的,是舉人可以數十人的免稅和徭役,如果你是一個富農,給朝廷要交1分稅,冬天還要去修河堤,現在掛到舉人老爺名下為奴,商量商量,給舉人老爺每年交5厘,稅少了,還不用去上工,這特權是實打實的經濟收益。

而秀才只能免兩人人的稅役,秀才到舉人,是量變引起的質變,只需要這個特權,就可以徹底脫離勞動生產,成為統治階級。

之前張守財就是把自己掛靠在舉人老爺名下,後來自己漸漸做大了,開始藏匿土地,勾結地方官吏查不到自己的頭上,從而完成了偷稅的目的,至於張好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錯嫁王妃

糖炒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