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1章 三大八項,改造東江軍!,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敢針對八旗貴族攤丁入畝。

除此之外,歷朝歷代,也不是沒有人分過田,遠的不說,就說近的李自成也搞分田,為什麼失敗了?

太平天國也在分田,最後,也是同樣失敗了。

可是,最終,為什麼有人靠著這一套實實在在的成功了?

究其原因,一部分是生產力不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沒有思想武器,分田之後,總是免不了被兼併。

張好古倒是不敢在這個時代明目張膽的弄出思想武器,他能做的也就是把一些內容進行改造,其次就是建立農莊,建立集體村莊,集體企業。

皇太極想要搞這一條,首先,他就需要跟八旗貴族鬧矛盾。

張好古幹到現在,要不是朱由校的絕對支援,他早就撂挑子不幹了,直接造反給你看看,讓你好好的見識見識什麼叫屠龍術。

廣寧這個位置還是比較巧妙地,所謂的遼西,也不僅僅只是一個廣寧,而是阜新,寧遠,錦州,朝陽,葫蘆島。

廣寧城的背後就是寧遠和錦州。

如果拿下了錦州,就等於是鎖住了東北的門戶,進,可以入主中原,退可以穩坐東北王。

正常情況下,現在廣寧城還是在皇太極的手中,然後,皇太極就要打出寧錦之戰,最終被袁崇煥擊敗,號稱是寧錦大捷。

整體來說,袁崇煥和程文運雖然是遼西巡撫和遼西總兵,不過,實際上,地盤卻是要大了不少,這其中有一部分還是遼南,不過,明軍能守住的地方有兩個,一個是大連,另一個就是營口。

而政務員提出來的思路就是,寧遠和遼南也不能連成一片,索性,就把寧遠直接交給孫承宗來指揮,東江軍,遼西軍全都遷徙到遼南。

然後,就是收復遼南四衛,遼南四衛,指的是大明的海州衛、蓋州衛、復州衛、金州衛。

收復四衛就能實現平遼費用的自給,減少國庫開銷,“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同時也會削弱後金力量。

對此,袁崇煥也是極為贊同的。

讓東江軍和遼西軍鎮守寧遠城,這也是一件非常不現實的事情,倒不如直接丟給孫承宗,讓老孫慢慢守。

其實,守住遼西,開拓遼南戰線,這也只孫承宗的戰略,在金攻明守的局勢下,明朝對遼地的策略應該是攻守結合:一路是山海關、寧遠、錦州防線,以防守為主,所以他提議修築200裡防線;另一路是四衛方向。

四衛位於遼東半島南部,物產豐富,並稱沃饒,乃遼陽第一膏地,糧草全屯在此,其中海州自帶鹽場,可以實現食鹽自給。

大明目前明確控制的兩個地方,一一個是金州衛,另一個就是復州,這倆地方都是被努爾哈赤叫門給叫開的,不過,最終,另外兩個海州衛和蓋州衛並還是在女真人的手中。

與其在遼西,倒是不如集中起來,經略遼南,在背後還有登萊巡撫袁可立的支援。

糧食,武器,軍火都可以從山東源源不斷的運輸過來,這個軍火加工廠也是可以安置山東,生產出來直接走海運速度也是極快。

放在遼東,多少還是要擔心女真人來搶奪,如果是在山東,就憑大清現在的水軍,簡直堪比蒙古王下七武海的水平,能搶走才怪。

“讓孫承宗接管廣寧城,讓東江軍和遼西軍前往遼南,如今金州衛和復州衛全都在我們的手中,我們也是可以自保!”

張好古點點頭,繼續道:“另外就是遼西軍和東江軍的軍隊改造問題,這也是一個關鍵的問題,從前,軍官對軍隊士兵多有剋扣,自今日起,這種現象一律都要停止!”

“第一,一切行動聽指揮!”

“第二,不準動百姓的一針一線”

“第三,一切繳獲要歸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