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第一次政務員考試,你不考,有的是人考,愛考不考!
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4章 第一次政務員考試,你不考,有的是人考,愛考不考!,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真正願意去遼東的人,畢竟還是一個小數目。
畢竟是苦寒之地。
自然也是有人留在大明,希望大明可以更改自己的政策,好讓他們可以繼續參加科舉。
讀了這麼多年的書。
難道真的全都要廢掉麼?
但是也有人選擇了極端,比如那魏功朝,更是大聲疾呼:“大明不留我,我便去遼東,去蠻夷!”
潤,趕緊潤!
皇太極善待讀書人,為了讓我們這群讀書人去遼東,我們的價值足足有五兩黃金呢。
潤!潤!潤!
有人坐上了前往遼東的船隻。
而另一方面,張好古的政務員考試也已經開始執行起來了。
全國各地的讀書人都可以參加。
不管你有沒有有秀才的功名都是可以參加的,反正也都是從小吏開始做起來,只看你的政績,只看你的能力。
至於秀才,舉人,進士。
張好古倒是想要搞成學位,再過幾年等到大明的人才足夠多了,也就是推動高等學府的時候,現在這個階段還是要搞好基礎教育。
普及了基礎教育再來慢慢的推動高等教育。
這段時間《大明報》和《東林報》《泰州報》《理報》也是湊在一起瘋狂的叫罵。
一邊叫罵,認為朝廷這是不尊重讀書人
而大明報則是認為讓讀書人為百姓服務這才讀書人應該做的事情,誰說我們歧視讀書人了,讓讀書人為老百姓做事兒,這難道不是對讀書人最大的尊重麼?
整體來說,雞同鴨講。
張好古的出發點是唯物論,而東林報還是孔孟學說那一套。
《大明報》的文章很直白,通俗易懂,而《東林報》的內容,就算是現在的張好古都是勉勉強強能看懂。
《東林報》《泰州報》《理報》現在是堅決反對政務員考試的,號召讀書人去反對政務員考試,同時,也要反對張好古。
還是那句話,罷考。
大家都不去考試,就讓張好古這個王八蛋好好的破防。
但是《大明報》的意思就是很簡單了。
愛考不考,你不考,有的是人考,朝廷掄才大典,是你們求著朝廷,又不是朝廷求著你們。
不得不承認,看到這一篇文章的時候,不少讀書人都是沉默了。
罵了隔壁的,說的好像還是很有道理的樣子。
張好古更正科舉,不再以科舉取士,而是統一統考,考試的內容也必須是唯物論,出來之後,就從小吏開始做起,想要一步登天這是不可能的。
一切就看你的政績說話。
周炳章整理了一下自己準備好的筆墨紙硯,也就準備直接去參加政務員考試了。
他雖然是秀才,可是想要繼續在往上考實在是太難了。
連著幾次都失敗了。
按照這個情況,自己若是繼續讀書,繼續考試,只怕是很難再有出人頭地的機會了,倒不如試試這個政務員考試。
現在,他的家庭條件也是不足以支撐自己繼續讀書了。
那倒不如就去參加這個政務員考試。
而跟周炳章一樣想法的人也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
科舉這個獨木橋著實太捲了。
倒不如隨著朝廷的新政去走走政務員的道路。
政務員一個月有八百塊錢,換了在過去,也快要有一兩銀子了,除此之外,還有單位宿舍,住宿的環境不會太差勁,若是去了農莊工作還有食堂。
這日子過的也是相當不錯了。
對於周炳章來說自己一個人的生活是綽綽有餘的,就算是侍奉老母也是問題不大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