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一千億大撒錢,朝廷有錢了就是這麼霸氣!
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7章 一千億大撒錢,朝廷有錢了就是這麼霸氣!,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紙鈔開始慢慢的流行起來。
至少在京師和山東也已經開始流行起來。
紙鈔取代白銀,這也是要成為必然。
張好古估摸著現在在大明的白銀大概是有三到四億兩左右,朝廷,至少掌握了一半的白銀流動,現在張好古琢磨的就是讓紙鈔大規模的流通起來。
對於紙鈔,你自然是不太好強迫百姓來使用紙鈔,而是要用行政命令來慢慢的執行,譬如說,使用紙鈔買米要稍微的便宜一點點,在比如說,強制規定外國商人必須要先把手中的白銀和黃金換成紙鈔。
再比如說,蒙古人手中的貨物,羊毛,首先還是要置換成大明寶鈔,然後再來去購買其他的東西。
當然,你也可以換成銀子,但是,你不趕緊收購貨物回到大草原,你直接兌換成銀子幹什麼?
蒙古人也不可能一口氣直接買光所有的東西,自然手裡頭也是要剩下不少的大明寶鈔的。
前段時間,崔呈秀更是給張好古一個提議,就在草原的部落當中建立農社,方便蒙古人來購買東西。
現在還是要歐一些蒙古的部落找到了適宜種植棉花的地方。
這一批人也已經開始留下來了。
晉商會收購他們的棉花,而他們也會來尋找晉商收購糧食,鹽巴和茶葉。
崔呈秀認為把農社建立在蒙古人這裡,同時,也要建立必要的規矩,蒙古人之間的部落廝殺歸廝殺,但是,不能招惹農社,招惹到了農社以後這糧食也好,鹽巴也好,還有就是茶葉也好就全都不賣了。
張好古的回覆是可以試試,此外,他更是有一個想法,不如直接修一條水泥路直入蒙古,如此一來,也好方便中原王朝對蒙古的影響力。
這段時間,陝西的晉商還是發育起來了。
即便是被張好古給收割了一波,但是,晉商還是靠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迅速的發育起來,而且,因為沒有了走私,更多的人也是願意嘗試這種貿易的生活。
雖然沒有走私的暴利,但是,至少也是一條活路。
而且,現在山西老陳醋現在在京師地區也是十分的流行。
如果再來發展一下,這裡將會是朝廷另一個稅收的來源地。
這群傢伙也是給張好古給盯的死死的,敢偷稅漏稅,絕對不會讓你們有什麼好果子吃的。m.cascoo
現在,張好古還是琢磨著,讓蒙古人去看看,蒙古都有什麼礦場。
蒙古人民不一定要遊牧,還是可以種植棉花,還可以去挖礦,還可以載歌載舞,甚至於,還可以規範他們的畜牧業。
一點點的,自然使用紙鈔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事實上,這大半年來,紙鈔流通的速度也是遠遠的超過了張好古的想象,雖然,現在大明足夠的爛,但是,畢竟,大明還是代表著官方,代表著的就是信譽。
再加上,張好古更是裝了一手,十二萬萬兩白銀堆起來,著實糊弄住了不少人。
讓更多的商人相信,大明寶鈔是真的可以用銀子的,外商使用,蒙古人使用,農民使用,百官使用,今年的養廉銀和工資用的就是紙鈔。
雖然,各級官員在第一時間,就把紙鈔換成銀子,但是,很快他們就發現了諸多不方便的地方,朝廷律法規定,任何商業機構都不得拒絕紙鈔,你給我銀子,我找不開,那就只能給你紙鈔了。
愛要不要。
此外,就是物價開始出現了一定的通貨膨脹,雖然緩慢,但是,卻是開始出現了波動,等時機成熟,就徹底放棄固定匯率。
等到紙鈔開始大規模流行的時候,也就是可以廢除市面上的金銀交易了。
朝臣們震撼歸震撼,但是,這個錢要怎麼花,自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