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3章 兩百年了,蒙古再現成祖爺的風采!,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起十萬鐵騎了?”

百萬駿馬,除去後備馬匹,種馬,專門生育的母馬,再選出適齡的駿馬培養,也就三四十萬匹了,這三四十萬匹駿馬,還真就只能拉出十萬騎兵來。

張好古知道朱由校的心思,他還是想訓練漢家騎士,蒙古內附,也就是個三千營,但大明必須要有真正屬於自己的騎兵力量,還有什麼比漢人更可靠更信任的?

如果朝廷真拉出十萬漢家鐵騎來,這天下就真的沒有能阻攔朱由校的力量了,他真的能橫掃六合八荒,整個大明上下都要服從他的意志。

張好古點了點頭,對朱由校說道:“只要皇上您想做,三五年後,您必定能擁有一支屬於朝廷的漢家鐵騎。”

“那時,朝廷有數萬異族騎兵,加上十萬漢家鐵騎,您平遼東,徵漠北,就是易如反掌了。”

朱由校笑道:“對,朕就是這個打算!”

“如今朕天天跑步,游泳,還跟著幾個師傅學拳腳刀劍,朕的身體素質可能比不上師父你,但也不差了!”

說著,朱由校心懷憧憬的看向遠方:“等朕的鐵騎組建完畢,朕要學著成祖他老人,御駕親征,橫掃遼東漠北,給大明打下一個大大的疆土!”

看著眼睛都在發光的朱由校,張好古也是笑的很開心,這是他教匯出來的最好的學生啊,一個皇帝,一個帝王,哪能沒有開疆拓土的野望,為國為民的仁心?

如今朱由校正一步步成為張好古期待的那個模樣,他怎麼能不高興?

興奮勁過去,朱由校看著曹文昭和陳亞萬提交的關於巴連衲都修路,築城的摺子,邊看邊點頭:“朕記得,漢朝時期,武帝命大將軍衛青出塞,收復河套,並築城修路,遷移丁口,將河套重新納入我漢家疆土。”

“如今朕雖然沒有長平侯,但朕也有定遠伯,定遠伯萬人出塞,就給朕拓土千里,收納五十萬牧民,數百萬牲畜,這功績除了太祖成祖時期,歷朝罕有。朕不敢自比成祖,武帝,但起碼也是個昭宣吧?”

“關於築城和修路的事,朕允了,他們不是要找晉商貸款嗎?朕給他們這個權利,除了晉商外,朝廷也給他們批一筆款子,讓他們用心去做,該修的路就修,該築的城就築。”

“這千里巴連衲都草原,既然成了我大明的草場,就不能再分出去,朕可沒有把吃到嘴裡的肉再吐出去的習慣。”

“就是可惜,這次送到境內的牛羊有些少。”

張好古寬慰著:“關於這些,臣也與陳亞萬有所交代。”

“既然人家牧民內附,那自然是要彰顯朝廷態度的,長城以內分田地這長城以外就是分牧場牛羊了。如今巴連衲都草原,家家牧民分了牛羊草場,他們能不心向我大明嗎?”

“而且他們照料自家的牛羊那絕對比照料朝廷的牛羊上心,眼下看著是虧了寫,但日後巴連衲都可以每年都給朝廷提供牛羊,馬匹。”

“這千里巴連衲都草原,就是我大明牲畜最好的來源地,如今雖然把牛羊分下去了,但來年那就是源源不斷的牛羊和皮毛啊。”

“而且這次雖然牛羊不多,但也有數萬頭牛可用來耕種,把它們分到各處農莊裡,也能緩解農莊人力問題。”

“至於巴連衲都,日後不僅給朝廷提供牛羊,駿馬,還有羊毛,乳酪,土豆,棉花...這前兩年也許還需要朝廷的貸款支援,但以後,這巴連衲都絕對能給朝廷帶來大筆的稅收啊。”

朱由校也是頻頻點頭:“師父說的極是,那些腐儒都說草原是雞肋。”

“但他們怎麼知道草原有麼富饒?牛羊,馬匹,皮毛,棉花,還有礦產,這草原地廣人稀,看著荒蕪,但好東西卻不少,只要路修好了,只要能把草原開發好了,又是我大明一個財源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三國:覺醒隋唐英雄召喚系統

快樂的鹹魚